出海,中国农业的下一站!

作者:农业行业观察 肖焱昕 2025/7/16 9:37:15
在全球农业格局经历深刻变革的当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联合发布的《2025 - 2034农业展望》报告,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未来农业发展的新航向——全球农业增长的重心正悄然转向中低收入国家。这一趋势,不仅为全球农业版图的重塑提供了方向,更为中国农业的国际化发展铺设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黄金航道。然而,中国农业在扬帆出海之前,必须先借国家政策之风,正视自身困局,
图片

在全球农业格局经历深刻变革的当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联合发布的《2025 - 2034农业展望》报告,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未来农业发展的新航向——全球农业增长的重心正悄然转向中低收入国家。

这一趋势,不仅为全球农业版图的重塑提供了方向,更为中国农业的国际化发展铺设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黄金航道。然而,中国农业在扬帆出海之前,必须先借国家政策之风,正视自身困局,再破浪前行。

图片
图片

01

政策导向:东风已至,扬帆正当时

面对农业发展的困局与机遇,国家政策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为中国农业的出海之旅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国际化的政策措施。

“一带一路”倡议到农业对外合作“双百”计划,再到农业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国家政策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在推动农业技术出海方面下了大力气。通过与国际组织合作,开展技术示范项目,帮助目标国家建立适合本地条件的绿色农业体系。这不仅提升了中国农业技术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国内农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外,国家还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图片
图片

02

中国农业困局: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度,如今在农业领域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攀升,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土地、水资源日益紧张,加之长期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这些问题,如同枷锁一般,束缚着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在全球农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农业的短板反而成为了其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通过发展绿色农业技术、智能农机装备以及高端农产品,中国农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问题,还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这,正是中国农业破局的关键所在。

图片
图片

03

如何破局?出海!

近些年来看,中国农业出海成为中国农业突破的新方向。比如,大疆农业、J飞科技、先正达集团、中联重科等智慧农业公司纷纷出海布局,并取得傲人的成绩。

农业行业观察认为:除了巨头企业出海之外,很多普通的中国农业企业将会在以下4个方法突围。

(一)农业技术出海:绿色与高效的双重驱动

在全球对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的今天,绿色农业技术成为了国际市场的热门需求。中国在精准农业、生态农业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如智能灌溉系统、土壤健康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这些技术,对于资源有限、环境压力大的中低收入国家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中国农业技术出海,应聚焦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环境影响。通过与国际组织合作,开展技术示范项目,帮助目标国家建立适合本地条件的绿色农业体系。例如,在非洲地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既能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又能提升作物产量;在东南亚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也是中国农业技术出海的重要方向。

图片

(二)智能农机出海:机械化与智能化的融合

智能农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从无人驾驶拖拉机到智能收割机,从无人机植保到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一系列高科技产品正逐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中低收入国家而言,引进中国智能农机无疑是提升农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中国智能农机出海,需注重产品的适应性改造和本地化服务。针对不同国家的地理、气候条件,调整农机设计,确保其在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同时,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培训、维修、配件供应等全方位支持,降低使用门槛,提高用户满意度。通过参与国际农业展会、建立海外销售网络等方式,扩大中国智能农机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全球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进程。

(三)高端农产品出海:品质与品牌的双重提升

随着全球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营养价值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高端农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025 - 2034农业展望》报告预测,未来十年,全球人均畜禽和水产品的热量摄入将显著增长,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增长幅度预计将达24%。这为中国高端农产品出海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高端农产品出海,应坚持品质优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实施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监控,确保产品安全、优质。同时,注重品牌故事的挖掘和传播,通过文化营销、体验营销等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国际农产品博览会等渠道,拓展国际市场,将中国优质农产品送至全球消费者餐桌。

图片

(四)农业技术人员出海:人才与知识的共享

农业技术人员是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关键力量。中国农业技术人员出海,不仅能够直接传授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还能促进国际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

农业技术人员出海,应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政府间合作项目、国际农业组织派遣等方式,组织农业专家团队赴目标国家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同时,鼓励国内农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国际农业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为农业技术人员出海提供人才储备。通过人才与知识的共享,推动全球农业技术的共同进步,实现互利共赢。

图片

农业行业观察认为,中国农业的已经出现“内卷式”的窘况,破局的突破口就是出海。或许,换了一个活法,将会再次激活沉睡的资源,助力中国农业跃迁与升级。除了产品找到销路与用户之外,也进一步牵引了中国农业企业的变革。(文/肖焱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