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名农技人员开展田间服务36万人次,全程为小麦生长“保驾护航”
今年山东省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产量稳定增长,为全年粮食稳产保供奠定基础。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举行媒体吹风会,通报夏粮生产相关情况。新黄河记者了解到,山东省多措并举大力推广关键技术、强化全程指导服务、建立定向帮包机制等,以农业技术优质服务护航夏粮丰收。山东6000多万亩小麦颗粒归仓、获得丰收的背后,离不开全省1.8万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田间技术服务36万人次,全程为小麦生长“保驾护航”。
会上,山东省农技推广中心作物一部部长彭科研介绍,去年秋种以来,全省农技推广系统聚力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广泛动员各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落实小麦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为夏粮再获丰收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大力推广关键技术
深挖夏粮增产潜力
在提高播种质量上,山东省重点推广了深翻整地、种子包衣、宽幅精播、复式精量条播、“四适两压”(适期、适墒、适量、适深播种和播前播后双镇压)等关键技术,全省大犁深翻整地面积达到2285万亩,种子包衣拌种5779.4万亩,宽幅精播、复式条播覆盖率达73.1%,为构建小麦合理群体、实现苗齐苗匀苗壮打下良好基础。在提高田管水平上,重点推广了水肥一体化、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水肥管理和病虫防控技术措施,全省小麦水肥一体化面积同比增加31%;“一喷三防”面积达到8142.42万亩次,基本实现全省全覆盖。在防灾减灾上,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针对冬春小麦旺长,指导各地落实机械镇压、化学控旺等技术,机械镇压面积达到3723万亩次。针对小麦灌浆期可能遭受的干热风危害,提前发布技术预案,拍摄技术视频,会同省气候中心开展危害情况监测调查,指导各地科学应对处置。
强化全程指导服务
推动技术落实落地
技术指导上,山东省在小麦生产关键时期定期组织专家开展苗情考察和专家会商,科学研判生产形势,会商制定技术措施,先后制定全省小麦秋种、春季田间管理、中后期田间管理等6个技术意见,指导各地因地因苗抓好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在技术培训上,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各类种植主体讲授小麦单产提升关键技术,全省累计培训200余万人次。在技术服务上,深入开展“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组织全省1.8万名农技人员冲锋在前,深入一线环环紧扣指导落实关键技术,在播前指导抓好高质量整地播种保苗齐苗全、苗期和冬前抓稳健生长促安全越冬、开春后抓分类管理控旺促弱稳壮、中期抓科学运筹肥水促成茎蘖成大穗、后期抓防早衰促灌浆增粒重,全程为小麦生长“保驾护航”。全省累计开展田间技术服务36万人次,有力促进了关键技术落实落地。
建立定向帮包机制
打造技术引领样板
在技术帮包上,山东省聚焦德州吨半粮、汶阳田等六大单产提升引领区建设,成立6个省级专家指导组,定向精准帮包,指导引领区集聚资源要素、优化技术路径、落实关键措施,促进单产提升。开展农技员进村包户联主体单产提升农技行活动,组织省市县上千名农技人员包联各类规模经营主体2160个,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在技术集成上,集中开展品种展示、新型播种机械对比、镇压节水抗逆、茎基腐病防控、水肥高效协同等试验示范,强化关键技术集成,补齐短板弱项,破解制约瓶颈。在样板打造上,组织广大农技人员积极参与全省单产提升引领体系建设,助力打造市级“万亩引领片”、县级“千亩引领方”,确保每个方都有技术帮包组,每个片都有专家服务队。在国家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推进县,组织专家领办省级样板田460个,集成示范高产技术模式,“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辐射带动全省夏粮单产水平整体提升。
来源: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