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典型土壤污染案例分析

作者:庄稼补习班 内容团队 2025/7/10 9:45:01
案例一: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拆除车间未制定污染防治方案案案情简介:2020 年 11 月 3 日,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发现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拆除废弃车间时,未制定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方案,露天堆放大量设备,未采取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查处情况:该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2021 年 1 月 20 日,椒江分局对其处罚款 5.96 万元。企业完成整改,对周边土壤

图片


案例一: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拆除车间未制定

污染防治方案案


案情简介:2020 年 11 月 3 日,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发现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拆除废弃车间时,未制定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方案,露天堆放大量设备,未采取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查处情况:该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2021 年 1 月 20 日,椒江分局对其处罚款 5.96 万元。企业完成整改,对周边土壤、地下水进行监测,未发现污染。


启示意义: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在拆除设施时,必须制定并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否则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风险。该案例提醒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压实主体责任,严格履行法定要求。


案例二:深圳特赛鑫科技有限公司出具

虚假土壤调查报告案


案情简介:2021 年 2 月 22 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发现深圳市特赛鑫科技有限公司在编制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时,未对受访者进行实际访谈调查,出具虚假人员访谈记录。


查处情况:该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2021 年 3 月 29 日,该公司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深圳商报》登报道歉并作出环保守法承诺。深圳市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对其处以罚款 10 万元,对主管人员罚款 1 万元,对直接责任人罚款 1.4 万元。


启示意义:土壤污染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至关重要,虚假报告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和治理方向,延误污染治理进度。该案例警示相关单位和人员必须如实开展调查工作,对数据和结果负责。


案例三:重庆某地块土壤污染调查

及修复问题案


案情简介:重庆某地块历史上主要从事电镀生产加工,2019 年 7 月,业主单位委托重庆德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结论为需修复的污染土壤面积约 4000 平方米、方量约 9300 立方米。2021 年 4 月修复后,检测发现原址土壤污染物浓度仍超标严重。2021 年 12 月,另择调查单位开展补充调查评估,发现需修复的污染土壤面积和方量分别是之前调查结果的 4.0 倍和 7.5 倍。


启示意义:土壤污染调查和修复工作必须科学、严谨,不能敷衍了事。部分从业单位存在调查不深入、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导致污染范围被低估,修复工作不到位。该案例提醒相关单位要加强专业能力建设,严格把控调查和修复质量。


案例四:华东地区某建设用地

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案


案情简介:该地块位于华东地区,历史上为工业用地,未来规划为住宅用地。经调查,地块部分土壤中苯并 (a) 蒽、苯并 (b) 荧蒽、苯并 (a) 芘和茚并 (1,2,3-c,d) 芘等半挥发性有机物健康风险处于不可接受水平,需要修复治理。


修复措施:采用原地异位化学氧化修复工艺,将污染土壤清挖后,在场地内利用搅拌设备将氧化药剂与污染土壤搅拌混匀,使有机污染物与修复药剂充分反应,降解去除污染物。


修复效果:修复后的土壤经检测,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修复目标确定值,达到住宅用地的使用要求。


启示意义原地异位化学氧化修复工艺在处理有机污染土壤方面具有成本低、修复速度快、二次风险低等优势,为类似污染场地的治理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同时,也强调了科学制定修复方案和严格实施的重要性。


案例五:福建安溪钢铁产能置换项目

土壤污染案


案情简介: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检察院发现,某钢铁产能置换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未被及时清运,经检测,案涉地块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


处理结果: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等方式,督促相关行政机关组织责任人清运固体废物,并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修复。


启示意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管理固体废物的处置,防止其对土壤造成污染。同时,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在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法律监督与环境保护的结合。


案例六:湖南永州市零陵区土壤污染治理案


案情简介:零陵区通过全面排查污染地块,对受污染建设用地开展执法检查,对疑似污染地块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同时,对污染地块进行管控、土地活化利用和生态修复治理,如将废弃的造纸厂改造成古城项目,将垃圾填埋场改造成生态停车场和苗圃基地等。


治理成效:改善了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保障了农产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充分发挥了土地的开发利用价值,实现了土壤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提升。


启示意义土壤污染治理不仅要消除污染风险,还要注重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通过生态修复和功能转型,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双赢的解决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