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辽宁:辽南领跑,特肥在果菜区占据半壁江山
当地农资圈习惯将辽宁市场分为果区、菜区、粮作区三个市场。
以大连、营口、丹东、鞍山为代表的辽东市场,以樱桃、苹果、草莓、蓝莓、西瓜、葡萄、油桃等水果种植为主。
以葫芦岛、锦州、朝阳为代表的辽西市场,以及辽中市场的鞍山、沈阳等地,是辽宁省主要的蔬菜种植区。
以铁岭为代表的辽北市场,地处玉米黄金带,主要以玉米种植为主;以丹东、盘锦为代表的辽东市场,大面积种植作物为水稻。
在粮作区市场,种植结构较为单一,农资产品以常规产品为主;而在菜区和果区,农资投入较大。据菜区和果区经销商介绍,一个大棚一年下来,从用药到用肥,投入1万元左右是很正常的,200—300个大棚就能支撑一个经销商的生意。农资需求较大,经销商数量自然也就多了,且彼此间的产品结构相差不大,只是规模有大有小,独立经营罢了。
特肥市场,主要集中在果区和菜区市场。以大连、营口和丹东为代表的辽南市场,成为特肥产品的主战场。仅大连地区的特肥使用量就在5000吨左右。
辽南的果树市场,樱桃应该算是发展势头最“猛”的作物了。
辽宁省的樱桃种植,主要集中在大连地区。因为经济效益高,大连地区樱桃种植面积快速扩张。2020年,大连市樱桃种植总面积近33.5万亩,产量达到25万吨,其中设施樱桃8.6万余亩,产量达7.17万吨。
据大连殿龙农资公司曲春媛介绍,大连地区经济作物设施种植业发展较好,尤其是设施大樱桃产业,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樱桃的供货期最早可以提前到春节前,价格高达400多元一斤。露地大樱桃上市时间可持续到7月中旬,下市最晚,品质好,收购价格高于其他产区,果农在投入上相对其它他作物更舍得一些。
据计算,一棵结果樱桃树的农资投入在100元左右,一亩地平均栽树40—50棵,一个生产周期亩投入在4000—5000元。
樱桃用肥以特肥为主,其中又以菌肥、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使用较多。除了秋施肥和月子肥外,从开花期到摘果期的60—70天,基本每10天都要冲施一次肥料,水溶肥用量占据了樱桃用肥的2/3;秋施肥和月子肥则是氮磷钾复合肥、菌肥、中微量元素肥三者配合使用,其中,菌肥、生物有机肥施用较多,一棵树的施用量能达到10—15斤。
草莓是辽南地区另一个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辽宁草莓主要分布在丹东东港市以及大连庄河市。其中,东港草莓种植面积达17.3万亩,年产量近27万吨,是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庄河草莓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10万吨,产值20亿元。
草莓底肥以生物菌肥为主,复合肥用量较少。以硅谷肥料为例,草莓底肥要施用30—50斤肥料,搭配3—5袋菌肥/有机肥,再搭配使用中微量元素肥和土壤调理剂,一亩草莓仅底肥的投入就在500—600元。追肥以生根剂(桶肥)为主,大量元素肥料为辅,一个月要追肥3—4次。
除樱桃、草莓外,油桃、葡萄、西瓜、设施蔬菜的特肥使用量也不小。
终端需求的不断上升使得全国特肥品牌纷纷挥师北上,进入辽宁市场。在辽宁的果菜区市场,基本每个门店都有自己的水溶肥产品,而且主推品牌都不止一个,农资销售的六成为特肥产品。
目前,辽宁市场已几乎聚集了所有知名特肥品牌,用当地经销商的话说:“全国其他市场上见到的特肥品牌,在辽宁市场都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