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 :品种迭代与区域迁移趋势
百香果虽然是小众水果,但也是广西重要的致富果。
口感好,其果汁集多种水果的香味于一体,口味清新,富含营养 ;
项目好,见效快、投资少,“当年种,当年就有收益”,属于短平快的种植项目。
得益于产业链升级、大众健康消费趋势、区域样板带动等,在优势产区,百香果很受种植者的热捧。
国内百香果主要栽培分布在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贵州、台湾等地区。
“优势最大的是海南,其次是雷州半岛,再其次是广西南部。”百香果服务商、南宁绿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银国表示,整体而言,广西在百香果品类有着绝对的区域优势。
广西百香果产业经历了显著的品种升级和种植区域调整,从传统紫果向高附加值黄金果转型。截至2024 年,广西百香果种植面积为 43.48 万亩,产量 50.24 万吨,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基本可实现周年供应。
钦果 9 号,品种改写产业命运
1
对于百香果而言,品种改变一切。
一个革命性品种的诞生,让广西百香果产业从困境中实现绝地反击。
对于百香果产业,目前布局百香果全产业链的广西勤德(在百香果新品种培育、无毒健康种苗生产繁育、百香果标准化种植技术配套、百香果加工等板块)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广西勤德技术总监余荣生直言,百香果的机会在于新品种的推陈出新,以及布局优势产区形成优质品种加以量产抢占市场制高点。
余荣生指出,广西百香果早年也经历过起落,由于栽培品种来源混乱、主栽品种存在明显缺陷,栽培技术落后,病虫害发生严重,种苗繁育随意、健康种苗匮乏,科研起步较晚、科研产业对接滞后,行业标准化水平不足,产品良莠不齐以及产销对接不畅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给部分区域的百香果种植毁灭性打击。
2018—2020 年,当时主栽的“台农 1 号”“福建 3 号”“满天星”等品种耐高温性差,夏季持续高温导致花粉败育、授粉不良,挂果率暴跌。且价格低迷,紫色百香果田头价跌至 5—6 元 /公斤,远低于种植成本,果农收成惨淡。致使百香果面积锐减,部分产区(如北流市)种植规模从高峰7万亩降至不足 1 万亩,产业陷入低谷。
据了解,曾经广西百香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贵港市,其台农一号种植面积一度发展到 8 万亩,现在这个品种的种植面积不足 3000亩。
2019 年以来,百香果新品种选育逐渐得到重视,目前共有 115 个百香果品种申请保护,仅2024 年就有 45 个申请保护,呈现爆发式增长。
目前广西全区百香果品种以钦果 9 号(广西本土自主选育的新品种,2024 年 4 月 12 日,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品种权号“CNA20211005004”)、台农 1 号、壮蜜 05、金都百香 3 号等为主。
“自从广西自主培育新品种钦果 9 号得以大面积推广 ,其果品的优异性、丰产性、适应性及抗逆抗病表现带动了广西乃至全国鲜食百香果的大发展。”余荣生表示。
林银国也表示,广西全区基本上以钦果 9 号(黄皮果)为主流产品,其次是台农。官方数据显示,2024 年,黄金品系百香果栽培面积约占全区百香果面积的 85%。
今年种植面积激增 50% ?
2
在品种红利之下,黄金百香果的经济价值也很可观。
2024 年,广西百香果网络零售额高达30亿元。
受 2024 年价格上行的市场效益影响,很多种植户种植意愿增加,选择扩种。
今年百香果主产区如海南、广东、云南甚至贵州、湖南及桂南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发展百香果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呈增长趋势。
据百香果种苗企业的不完全统计,今年广西的百香果种植扩产了近一倍。
这一说法也被很多业内人士证实。
农情统计显示,全区上半年累计新种百香果13.50 万亩。
面对扩种风潮,桂林市的龙胜各族自治县、临桂区连续两年发布百香果种植风险提示。可能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导致价格波动。
临桂区农业农村局数据,临桂区 2025 年种植面积预计达 2.5 万亩以上,较 2024 年增长25%。
而龙胜各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今年 3 月初步统计,百香果订苗数据比上年增长 30% 左右。
两地都表示,去年受天气影响,当地百香果产量高,价格好,产销两旺。但是要认识到当地的区位劣势(采收期短,高产难度大,亩产低 400—1000 公斤),谨防风险。
虽然百香果扩种多,但是大户少。
规模种植难以请到工人,这是大多经作将要面临的痛点。
百香果服务商、广西农歌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拥福表示,未来制约一个作物的规模种植的,一定是人力。
袁拥福介绍,目前百香果大都是零星种植,规模种植的不多,他们服务的客户也都是没有超过百亩的,。百香果需要的人工比较多,很难请到工人。近两年经济作物,像瓜菜面积急速萎缩,而玉米、甘蔗、花生、水稻面积抬头了。
作为百香果服务商,林银国一向的观点就是,百香果作为一个小众作物,根据消费需求,适可而止才行。
抢早上市和价格波动博弈
3
广西百香果的生存逻辑,本质是与时间赛跑的价格博弈。
百香果大都在抢早上市,因为百香果呈曲线形价格 :一般 6 月上市价格最好,后面随着上市区域的增多,价格逐渐下滑。
6—7 月一般价格在 10 元 / 斤左右,袁拥福介绍。
“前期还可以,现在差一点点,统果 4 元 / 斤,大果 6 元 / 斤。”林银国告诉笔者,8 月以后出货的种植者估计压力将会大一些。
要想抢早上市,就需要在品种、技术、设施上下功夫。
笔者在北京新发地查到的价格也还可以,均价大多能在 8—10 元 / 斤。
8 月 2 日,黄金百香果价格行情显示,广西大多区域 45 克以上规格的果子产地价 3—5 元 /斤,精品果 6—7 元 / 斤。
“根据天气情况,每隔 10 天左右就可采摘一批果,如果管理得好,采摘期可以持续到 12 月。”种植户介绍。
这样看来,种植百香果也还可以,只要能保持果量。
“如果前期产量不行的话,是要亏本的。前两年有品种红利期大部分赚钱,但今年不见得。”袁拥福介绍,今年前期干旱,中期雨水多、根系受损、受粉不良、挂果率是不高的,未来高温同样挂果率低,所以今年可能亏钱的多。
百香果翻新种植成本高,涉及整地、种苗、基肥、人工投入。
每亩搭架、种苗、农资成本约5000—8000 元,产值 1.5 万—2.0 万元。但是,百香果实际盈利受技术、气候影响大。
“原来还专门算过投入,现在大多都模糊了投入。”袁拥福介绍,大种植户减少了,目前多散户以及 10—50 亩的种植户。的确如此,前几年种植几百亩、上千亩的大果园很多都消失了。
产业存在的挑战与风险预警
4
很多种植者及服务商都列举了他们认为产业存在的痛点 :
“土壤问题和营养不平衡问题”
“产量低和连作障碍”
“病毒病、疫病、蓟马为主的病虫害”
“种植技术、管理技术不到位”
…………
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很多人也给出了办法。譬如,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标准技术,建立防病毒育苗体系提升品质。
很多区域也开始推广一些适合的技术。譬如,玉林市推广的垂帘整枝技术使亩均株数从 80 株增至 150 株,配合补光技术将采收批次从8次提升至12次,单产提高至 1800 公斤 / 亩。
产业在发展,但是,百香果的种植者也在增加。生产隐患犹在,新产区技术断层、购买非脱毒苗困难等等。
余荣生表示,百香果产业链上目前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一是新品种培育,一个好的品种可以改变一个产业 ;
二是种植技术,由于产业扩种过快,许多产区缺乏管理技术,目前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普及是提高产量和果品提升的主要瓶颈 ;
三是产销对接和加工环节,全面打通销售渠道是百香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果浆、果汁、果皮加工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5 年之后,笔者再做百香果的调研,感觉出很多不同。
种植面积虽然没有大的变化,但是种植品种和种植区域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服务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场产业变革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
5 年前,大家都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产业链的繁荣是一场“团体赛”。
无论是持续品种迭代,还是标准化技术管理,或者是延伸加工链缓冲风险……产业链在协同发展!
产业好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会更好。
当产业链上的每个参与者都找到自己的生态位,百香果就真的成了大家致富的黄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