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不卖也不赊欠!赊销70万收回不到9万

作者:燕赵农村报 内容团队 2025/10/17 9:08:26
秋种临近,正值乡村农资店销售旺季。记者采访发现,冀南一些乡村农资店悄悄关上了赊销的闸门,亮出了“概不欠账”或者“本小利微请主动还账”的提示牌。进一步采访得知,赊销多、要账难、资金周转不开使乡村农资店处境尴尬,一农资店主表示,“宁可不卖也不赊欠”是无奈的抉择。邢台市内丘县金店镇某村级农资店3年累计赊销70多万元,今年麦收后要了两个多月账,才收回八九万元,流动资金短缺,已无法给厂家打款订货,只好在店内

秋种临近,正值乡村农资店销售旺季。记者采访发现,冀南一些乡村农资店悄悄关上了赊销的闸门,亮出了“概不欠账”或者“本小利微请主动还账”的提示牌。进一步采访得知,赊销多、要账难、资金周转不开使乡村农资店处境尴尬,一农资店主表示,“宁可不卖也不赊欠”是无奈的抉择。

邢台市内丘县金店镇某村级农资店3年累计赊销70多万元,今年麦收后要了两个多月账,才收回八九万元,流动资金短缺,已无法给厂家打款订货,只好在店内摆上“老乡们,本小利微,恕不赊欠”的提示牌。

一直以来,乡村农资店打的是亲情、友情牌,靠刷脸、走关系促销,街里街坊的邻居、十里八乡的同学亲戚,用啥拿啥,需要啥送啥,平时往外赊,年终算总账。这是乡村农资店的经营特点,也是区别于城市大商场“一手拿货,一手交款”的突出表现形式,而维系赊销模式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老乡关系和脸面价值。一旦这样的情缘关系遇冷或者出现裂痕,就会形成呆账、死账,妨碍农资店正常经营。

邢台市任泽区一乡村农资店是某品牌肥料代理商,累计外欠300多万元,其中种田大户赊销260万元。该店主说,种田大户遇到的困难是地租高、农资价高、人工费高和粮食价格低,“三高一低”导致其利润微薄或者亏本,各种欠账缠身,殃及给其提供生产资料的农资店经营,不得不从银行贷款进货。该店主表示:“当下农资销售同前几年有了明显区别,之前面对的是散户,即便有赊销也形不成太大的欠款额度。而目前主要客户转变为种植大户,少则上百亩,多则几千亩,一旦产生赊销,欠款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宁可少卖几百吨肥料,今后也不敢赊销欠账了。”

乡村农资店处于农资供应领域的末端,是社会化服务农业生产的“最后三五米”,是农户、种粮农户身边的生产资料仓库。如何破解乡村农资店“因欠废赊”的困局是利益各方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一些农资店采取的“还一年,再赊一年”“算清总账,制定还款计划”等应急措施外,有的店主希望金融企业或有关部门参与化解“欠账疙瘩”,给种田大户提供相应的担保,以保证农资店和种田大户持续合作,实现双赢。

通过多地走访,记者感想有三:一是县、乡、村三级要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引导村民讲信用、守承诺、善践约,培树良好的村风民风;二是对农户,尤其是种田大户,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加大科技帮扶、信息帮扶、产销帮扶力度,确保种地者有效益,以种田大户的增产增收纾解与之关联紧密的乡村农资店的赊销之痛;三是乡村农资店应建立新的经营机制,既要抓好内控,又要稳定发展原来的客户资源,把传统的友情营销、面子促销变为品质营销、服务促销、技术促销,使乡村农资店在农业新天地再放异彩。

来源:燕赵农村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