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逼近成本线,止跌返弹有多远?
6月下旬以来,国内尿素价格持续下滑。本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尿素出厂报价较上周继续出现大幅跳水,周度跌幅普遍在200~300元/吨。目前,北方地区小颗粒尿素主流工厂实际成交价维持在2530~2560元/吨,市场主流批发价在2750~2850元/吨,较上周五相比,均有150元/吨以上的下调,但下游采购意愿仍未出现明显增强,企业新单成交有限,厂家出货形势仍无好转迹象。
连续下跌,市场信心严重受挫
据中化化肥河北分公司业务员介绍,现阶段,山东地区小颗粒尿素已经降到了2530元/吨,陕西、内蒙古小颗粒价格降到了2450元/吨,有部分工厂已经开始出台联储联销的销售政策。但是,由于7月11日尿素期货盘面再次跳水,期货价格已经接近2200元/吨,跌破业内预期,在市场并无有效利好支撑的背景下,下游的接货情绪依然不高,预计外围的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下调。虽然后期局部可能会有零星的工农业需求浮现,但在目前这种氛围之下,短期也只能是缓冲跌势。
随着尿素价格的持续下调,工厂装置停产检修的数量开始增加,开工率有所下滑。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华鲁恒升一套设备停车检修,山东瑞星一套装置有检修计划,山东明水复产时间待定。根据相关数据,目前国内尿素日产量已下降至15.7万吨,一周前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为16.76万吨,降幅非常明显。虽然日产量出现明显下降,但受用肥季节影响,供应端依旧相对充裕。与此同时,市场的需求仍在进一步减弱,期货和现货价格的同步大幅下滑,对市场情绪造成了严重影响,在“买涨不跌”的定律下,尿素工厂的销售压力还在持续增加。
工业需求方面,复合肥价格较上周相比下调50元/吨左右,虽然复合肥价格稳中有降,但降幅显然赶不上上游原材料的下跌幅度,短期来看,复合肥企业的利润空间较前期相比会有明显回升。但考虑到目前并不是用肥旺季,复合肥企业的开工率延续低位,原料消耗缓慢,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尿素采购需求。另外受雨季影响,胶合板及三聚氰胺企业的开工率也处于相对低位。
逼近成本,行情止跌依赖下游拿货
原料方面,国内煤炭供应相对稳定。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上周国内煤炭价格稳中波动,在下游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以及迎峰度夏用电高峰的需求支撑下,煤炭价格相对平稳。目前无烟煤主流到厂平均价格1973元/吨,气化烟煤主流到厂平均价格1376元/吨,预计短期内煤炭市场延续稳中波动运行。经业内人士测算,依照目前的原料价格,固定床工艺尿素的生产成本在2300~2400元/吨,当前尿素的出厂价格已降至固定床工艺成本线附近,后续工厂将很难继续主动降低报价。
“最近大宗商品普跌,但煤价保持坚挺,中长期来看,随着煤炭供应宽松,后期仍存在下跌的可能。”国内某电子商务平台尿素分析师认为,目前尿素企业仍在累库阶段,市场存在超跌,但不能轻易给情绪定价,关于后市可以做出三种假设:第一种乐观假设是近期供应收紧,采购需求回暖,下周价格出现止跌;第二种中性假设是期货跌穿成本线,现货在下游拿货好转后,稳定在成本线上方,后期随着基差收窄以及尿素生产成本的下调,9月向成本2200元/吨靠拢;第三种悲观假设则是期货带着现货共同下跌,期货直接到2000元/吨附近,随后现货拿货情况出现好转,现货止跌,期货盘面随之回升至2250元/吨左右。
综合以上三种假设,可以得出,下游何时拿货将是市场止跌的关键,那么当前的社会库存水平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今年上半年,尿素行情单边上行,下游采购情绪不高,按需采购为主,社会库存偏低;6月下旬以来,市场大幅下滑,下游复合肥厂、板厂、贸易商、基层都在谨慎观望,甚至忙着去库存,新单寥寥无几,因此可以推测,目前社会库存水平应该是非常低的。并且,本周下游的实质性采购虽没有明显好转,但询单情况略有增加,也印证了当前社会库存不高的事实。下游经销商和贸易商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观望后,必定会释放出一部分补库需求,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水稻、玉米等作物仍有一定的追肥需求,一旦下游开始询单采购,市场将随之逐步企稳,甚至有小幅反弹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