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行情再“降温”,秋季市场如何开局?
近期,随着各地高氮复合肥生产收尾,局部区域肥料销售进入后半程阶段,后市农业需求面支撑有限。对于水稻区用肥和玉米追肥方面,经销商提货十分谨慎,多随行就市以规避市场风险。
尿素或迎来新一轮下行
上周,国内尿素行情继续下行,跌势小幅收窄,幅度在20~50元/吨。山东地区中小颗粒尿素出厂报价在2000~2020元/吨,下跌20元/吨;河南地区中小颗粒出厂报价在1980~2080元/吨,河北地区中小颗粒尿素出厂报价在1960~1980元/吨,下跌20元/吨;安徽地区中小颗粒尿素出厂报价在2100~2150元/吨,下跌30~50元/吨。供应方面,局部省区企业恢复生产,供应量略有增加,尿素日产量在17万吨以上;需求方面,高氮复合肥生产基本结束,板厂、三聚氰胺等工业需求一般,华北农需扫尾,江浙地区水稻有些许需求,农业需求整体减弱。
据浙江省台州市三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朱伟介绍,4—7月份是当地早、中、晚稻用肥时期,刚性犹存,由于肥料行情一直处于下行趋势,今年的阶段性备货时间要比往年推迟些。他说:“有大涨必有大跌,只是行情的跌势比预期慢一些。我们原来预期4月份就应该降至2000元/吨以下,等到夏季用肥结束,化肥价格还要继续下滑。”山东省曲阜市农得利化肥配送中心程兆龙告诉记者:“6月上旬的短期调涨只是复合肥工厂端刚性需求引起的,而现在玉米肥基本扫尾,煤炭和天然气对尿素行情在成本上的支撑有限。此外,随着这几年当地土地流转速度加快,种植大户基本选择种肥同播,即便是现在基层询价增多,但是今年尿素追肥的需求量也不会多于往年。”
对于尿素后市,业内人士认为,7—8月份国内逐渐进入农需淡季,部分企业在此阶段又有新增产能投产,供应端明显增加或将促使厂家承压降价吸单,后期可能会开启新一轮的降价促销,只是降幅放缓,厂商看空预期未变。
磷肥继续弱势整理为主
上周,磷肥延续弱稳走势,夏季肥收尾阶段需求跟进有限。磷酸一铵方面,上游厂家开工率较低,市场新单成交偏少。磷矿石价格暂稳,实际成交可谈,国内30%品位磷矿石市场价在950~1080元/吨;长江港颗粒硫磺价格在780~800元/吨,原料成本支撑力逐渐减弱。目前湖北地区55%粉铵市场报价在2400~2500元/吨,山东地区55%粉铵主流到站价在2560~2600元/吨。磷酸二铵方面,下游刚性需求零星补货,距秋季需求还有一段时间,国内二铵市场仍处于淡季。目前湖北地区64%二铵出厂报价在3350~3450元/吨,64%二铵华北到站价在3600元/吨,57%二铵华北到站价在2900元/吨。
据程兆龙介绍,上半年低浓度含量的二铵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预计秋季肥料市场低浓度二铵销量相对会增加。他说:“最近磷肥的降价幅度也比较大,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大家对磷肥后市也不看好。”市场上普遍认为,需求端持续走弱,企业供应端压力尚存,磷肥短期内仍以弱势整理为主。
复合肥下游走货转淡
近期,夏季复合肥生产端基本结束,下游走货转淡。同时,原料行情暂无维稳迹象,经销商对后市缺乏信心,预计企业对秋季复合肥的政策和价格均延后出台。目前,45%氯基复合肥出厂报价在2300~2500元/吨,45%硫基复合肥出厂报价在2800~2900元/吨,40%高氮复合肥出厂报价在2200~2400元/吨。
程兆龙表示:“夏季肥销售推进很快,结束的也很快,市场上整体不缺货。后期肥料行情不确定性增加,又有极端天气,虽然农业需求是刚性的,经销商们还会储备,但是拿货的时机还是要看行情发展走势,不能盲目备货。”朱伟向记者反映,今年种植户或多或少都在减少对农资的投入,而复合肥厂家方面因为高价原料库存的原因,降价的幅度又各自不同,等到北方玉米肥结束后,复合肥现在的价格是挺不住的。他说:“下游都不敢提前储货,一是对市场信心不足,厂家也在减少产量;二是农民用肥量明显减少,三是物流发达。复合肥现在的价格比三年前的还要高一些,所以说还是存在下降的空间。”
综上,复合肥企业不敢储备原料,也不愿随意出台秋季肥预收政策,下游信心何时恢复未知。此外,部分企业出台夏季肥保底政策在后期却没有完全兑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年秋季经销商提前打款的备货积极性,在原料行情还未回暖的情况下,秋季市场开局大概率可能“低开”入市。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复合肥企业都推出了各款差异化产品,建议厂家稳定供应端,保障产品品质拓展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