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大豆产需缺口仍较大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4/10 9:10:12
近年来,受国家一系列大豆振兴计划政策的带动,大豆整体的种植积极性和面积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从长期来看,尤其是从2022年来看,短期内大豆扩种仍任重道远,产需缺口仍较大。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种植面积稳步提升,但扩种空间有限 2019年,农业农村部重启大豆振兴计划之后,种植面积开始稳步提升,2020年达到1.48亿亩。然而,到了2021年,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比202

1.jpg


近年来,受国家一系列大豆振兴计划政策的带动,大豆整体的种植积极性和面积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从长期来看,尤其是从2022年来看,短期内大豆扩种仍任重道远,产需缺口仍较大。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种植面积稳步提升,但扩种空间有限

 

2019年,农业农村部重启大豆振兴计划之后,种植面积开始稳步提升,2020年达到1.48亿亩。然而,到了2021年,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比2020年减少2200万亩,下降14.8%


4.jpg


 

今年扩种大豆成为重大政治任务,扩种重点区域还是主要集中在东北和黄淮平原,扩种空间有限,面积的拉升还是要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实现。

 

二、产量快速增长,但单产过低,自给率不足

 

2016年以来,我国大豆产量快速增长,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达1960万吨,2021年大豆产量受种植面积减小的影响,产量下滑至1640万吨。

 

由于受气候、大豆品种、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大豆平均亩产仅240斤左右。而2020年全国大豆平均亩产仅264斤,2021年则下滑到260斤,仍不足以在国际市场形成较大的价格优势,仍难以对自给率形成有力支撑。

 

三、大量进口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0032.7万吨,首次超过1亿吨;2021年全年进口大豆9651.8万吨,占粮食进口进口总量的58.6%,较2020年减少3.8%


5.jpg

 

可见,两千万吨不到的大豆产量难以满足国内日益增多的消费,超过八成的大豆消费仍需要依赖进口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