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劝农资店老板:要信农户的骂,别信厂家的夸
农资店的叔叔阿姨,兄弟姐妹们……咱们关起门来说点干货:
你是不是拿着厂家的彩页,感觉遍地是黄金?是不是开完招商会,热血沸腾觉得明年就能换车?是不是看完示范田,觉得这产品不推就像丢了几百万?
结果呢?货压了一仓库,问题出了一大堆,当初拍着胸脯保证的业务员,电话都快打不通了!
今天,我们讲明白一个事,那就是你
听到的、看到的,和你亲身经历的,根本就是三码事!
你“听到”的——一场精心策划的“洗脑”
想想那些会议:灯一关,PPT一放,专家张嘴就是“亩产破吨”、“行业革命”,闭口就是“财富机遇”、“最后名额”。
台下安排的“示范户”声泪俱下,说用了这产品效果真好,那是小牛坐飞机--牛上天了。你听得心潮澎湃,感觉卖这产品,直接开挂无敌了
但你想过没有?这叫 “会议营销”,不叫 “技术推广” 。它的核心目的不是教你技术,而是攻破你的心理防线,让你在群体狂热中失去判断力。你听到的所有“成功案例”,都是概率游戏里被无限放大的“幸存者偏差”。那些赔了钱的,永远没有机会上台讲话!
你“看到”的——一场为你量身定做的皇帝的新装
再说说示范田。厂家拉你去看的那块地,庄稼长得那叫一个齐整,谁看了不迷糊?
但你有没有蹲下去,扒开土看看?有没有问问隔壁地块的农户,他们用的怎么样?你敢不敢随机指定一块地,让厂家当场测产?
你不敢,厂家更不敢!因为你看的,是他们的“样板间”,是特殊管理、特殊用肥、甚至提前播种的“演员田”! 旁边那些长得不好的,早就被“优化”掉了,绝不会让你看见。
这根本不是真相,这是最高明的局——它只给你看的,是它想让你看到的
你“亲身经历”的——血泪教训浇灌出的经验(唯有经验才是你自己的,唯一你的)
真正的技术,不在PPT里,不在样板田里,而是在你赔掉的钱里、搞砸的地快、和被农户指着鼻子骂娘!
你听厂家说要涨价,立马进了十万的货,结果一场连绵的秋雨,你看着满仓库的存货,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 你照着说明书一字不差地推荐,结果老李家二十亩麦地除草剂药害,你站在地头,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正是这些扎心的经历在告诉你:
· 什么狗屁“全国通用”,在咱这地块,就得找适合咱的!
· 什么“七天见效”,不如老农民一句“这药,得赶在雨前半天打”!
你的经验,是用真金白银和信誉的代价,一笔一笔换来的!这才是你最硬的底气!
所以,兄弟们,姐妹们,咱们该醒醒了!
以后,再听厂家宣传,心里衡量衡量:他想的不是你的收成,是他的回款!
以后,再看示范田,眼里要带着刀子:有本事,咱看随机地块,看平均产量!
多弄弄试验田,别总想找一块地试试就行,别总心疼一吨半吨货,舍不得做试验田,就得舍得赔大钱!
农资这碗饭,最终靠的是脚上的泥、心里的账,和那份对得起父老乡亲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