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特肥进入下半场,应用技术推广成亮点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4/10 10:55:52
“特肥推广急不得,也神话不得,一定要将实干与宣传相结合,在大量的田间试验基础上趋于理性地对产品效果进行描述,绝不能忽悠、夸大,失去农户的口碑!”哈尔滨禾硕农业总经理唐春雨表示,特肥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经销商的发力点就在于解决农户的刚性需求。 作为一线的推广者,一定要挖掘农户的栽培痛点与难点,用特肥产品去解决这些问题。在特肥的推广上,不少渠道商都要交的一笔学费就是推广。 特肥被很多渠

“特肥推广急不得,也神话不得,一定要将实干与宣传相结合,在大量的田间试验基础上趋于理性地对产品效果进行描述,绝不能忽悠、夸大,失去农户的口碑!”哈尔滨禾硕农业总经理唐春雨表示,特肥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经销商的发力点就在于解决农户的刚性需求。

 

作为一线的推广者,一定要挖掘农户的栽培痛点与难点,用特肥产品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特肥的推广上,不少渠道商都要交的一笔学费就是推广。

 

特肥被很多渠道商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和转型升级的抓手,但真正转型就会发现,特肥单纯靠高毛利驱动的时代已经过去,靠团队和服务驱动带来的良性增长,才是行业的未来。


100.jpg

 

特肥推广进入“下半场”

 

特肥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市场教育已初步完成,农户认知逐渐提高,行业门槛已经建立,产品和技术也日趋成熟,行业进入了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

 

现在,特肥得到了更为迅猛的发展,行业进入“全民特肥”时代。巨头的入场,加剧了特肥市场的竞争,特肥暴利时代结束,特肥行业的利润重点从生产经营端暴利转换到了种植者得利。

 

特肥行业进入了“下半场”,特肥企业和经销商对于特肥营销也有了新的思考。

 

山西唯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洋表示,近两年,特肥市场已经朝着良性、专业的方向发展,特肥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渠道、终端用户对特肥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特肥销售从单一的产品转向施肥方案的集成。技术方案越实用,越能解决问题,越能够在众多的特肥品牌中脱颖而出,被用户认可和追随。

 

因此,特肥落地技术服务的推广极为重要,但特肥推广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实实在在的效果才能打破用户的心理防线。

 

四川海贝斯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曹海军认为,近几年,特肥行业竞争越来越混乱,接近洗牌阶段。越是在这个阶段越需要坚持做好服务、做好产品、做好品牌,乱中取胜!

 

波兰阿道姆有限公司中国区负责人杨巍也认为,特肥的机会点在于真正抓住用户。特肥推广应该从用户思维考虑销售闭环,从产品结合用户的反馈来重塑定位。

 

“特肥推广的最大痛点还是在应用层面。”杨巍表示,目前很多企业在应用层面不够重视,没有抓好终端用户对产品应用的反馈。阿道姆从去年开始就在推进用户对产品应用反馈的专项工作,做区域市场攻坚战。

 

从这些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特肥推广已经从之前的“铺货”转向了“价值服务”,从观摩示范的日渐普及,到如今的应用技术、产业化运作等服务新主张。

 

产品力+服务力+推广力正在成为特肥竞争的关键。

 

特肥是一个专业度极强的品类,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要有足够强的产品力,能真正解决种植的痛点问题和刚需问题,为农户提供价值。必须懂作物,将特肥产品与作物需求进行精准结合,体现特肥功能的精准化,形成优势;而且产品的性价比要足够高。

 

这就需要打通终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大量的终端建设、持续的试验示范和密集的动销会议,将特肥应用技术落地,来提升特肥产品和方案的价值,淡化农户的价格敏感度,提高农户对特肥的认知。这些都需要团队来配合。

 

纵观整个特肥市场, 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特肥卖得好的经销商,都是因为有自己的特肥推广团队和服务团队,才能进行特肥产品的本地化应用研究与推广,才能够精准聚焦作物,为终端市场提供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

 

而那些特肥卖得好的零售商,也是因为有团队有技术,要么是老板懂技术,要么是跟着经销商的解决方案走,能够帮助农户解决刚需问题。


100.jpg

 

农资经销商开始“真正”重视特肥了

 

特肥的价值在于挖掘问题并解决问题。目前,农业生产中的痛点问题还有很多没有解决,农户对特肥的需求一直都在,市场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只是需要人才去转化。

 

但是在农村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大化肥企业成百上千人的销售人员都很难做到全面覆盖,更何况规模普遍不大的特肥企业,这就需要渠道商做好中间的衔接。

 

而在经销商层面,很多经销商已经开始了在特肥上的布局:有的要提高特肥的销售占比,有的则是全面开始特肥的推广。

 

眉山双丰农资是眉山老牌的肥料经销商,从事肥料销售已经三十余年,从今年开始,也将积极全面推广特肥。

 

“我们在五年前就引入了特种功能性的肥料。今年,公司将打破传统大肥的销售布局,积极全面铺开特肥,这是大势所趋正当时。”双丰农资负责人杨婵表示,今年的肥料市场从一开年就很艰难,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原材料行情的暴涨、柑橘行情的低迷、下游市场的疲软,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格局,特肥也因此迎来了新机遇。

 

云南泓隆农业则是通过推进全程方案的覆盖面,在品质需求高的特色种植区域布局更多的销售网点,提供更系统的技术服务,不断提高特肥的销售占比及市场影响力。

 

泓隆农业总经理陈旭初表示,当地以反季节种植为主,农户对于特肥的认知普遍不高,对特肥的使用价值点有待进一步体验。而泓隆农业有专业的技术理论支持、行之有效的应用方案和专业敬业的技术服务团队,能够通过全程方案的覆盖,淡化农户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重点体现可量化的方案价值点,进而降低种植风险,以品质赢得市场。

 

我们能够看到,农资经销商开始“真正”重视特肥了。

 

说“真正”是因为,过去经销商也做特肥,也说要重视特肥的发展,但是在大肥料、农药还卖得不错的情况下,大多只是口头说说,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

 

直到这两年,因为肥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大肥料不赚钱了,企业和渠道才开始拿出更多的精力来重视特肥这一利润品类。

 

但是,特肥不是重视了就能做好的,企业和经销商想要做好特肥,产品力+服务力+推广力,缺一不可。只有把产品找好,把方案做好,把作物的痛点找准,把试验田做好,才能让农户获利,让客户获得价值,才能做好特肥。


124.jp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