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分享
最近看到一起农资纠纷事件,种植户因误用一瓶除草剂导致十亩花生减产,向零售商索要赔偿!事件详情:胡某为了清除花生地里的杂草,从农资店王某处购买了除草剂,因购买时不知是胡某说错了除草剂名字还是王某拿错了除草剂,结果使胡某将打玉米地的除草剂,误打到花生地上,造成胡某十多亩花生苗大面积枯萎,花生产量大大减产。胡某认为用错除草剂的原因在于王某拿错了除草剂,而胡某不识字所以错用,后双方协商未果,胡
每天农资 2025/6/27 11:00:40
最近到河南周口、驻马店转了一圈,发现去年一条街上有10多家农资店,今年再看就只剩三四家了,而且昨天公众号后台也有猫友留言反馈说,现在倒闭的农资店越来越多了,尤其是一些传统夫妻农资店。据分析目前倒闭的农资店有两种:第一种是:看到别人做农资挺赚钱的,自己也跟着开了一家,但发现进入农资行业2-3年一直找到不到感觉,对做农资也没什么想法,不知道种植户真正的需求,更不懂得怎么选产品做活动,慢慢地客户越来越少
每天农资 2025/6/27 10:59:19
“农资大零售来了,它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灵丹妙药,农资大零售作为新兴的经营模式既困难重重又焕发生机。我们无需站在农资大零售的对立面,这种现象是当前市场竞争与终端需求变化下,传统渠道创新求变的其中模式之一,它本质上不是一种‘大’的形态,而是一种渠道经营思维和模式的创变。”今天,我们换一个视角来看看农资大零售!2025年,农资渠道层面,最火的热点无疑是农资大零售现象的蔓延。很多农资经销商和零售店对此很关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6/27 9:18:53
最近听到的声音很多都说今年行情不好,能够维持基本运营就好了,想了下,从业15年来,好像每年都有这样的说法,并且还不在少说,事实情况真的如此,真的很难干吗?好像又不是。为什么有的企业稳定持续的增长呢,这就是需要去研究的。人家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每个基本功做的都是相当规范,并且都会为后面几步考虑并且布局,刚开始会比较难,但慢慢起步之后,发展就快了,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呢。不怕
农资讲悟堂 2025/6/26 14:18:12
进入今年以来,整个农资圈的关注点不在是网商和渠道商的孰强孰弱了,开始探讨大零售。大零售真的可以复制,真的会成为发展趋势吗?细挖,未必!回头看曾经的网销,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谁搞的好,谁搞的不好,还去过多探讨吗?其实无论哪种经营方式的崛起,都是时代的产物。大零售卖场会火极一时,可以火多久,拭目以待。 当下主要的渠道变革其实不是大零售,而是省平台或者县级平台下沉做
农资讲悟堂 2025/6/26 14:10:25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种植大户越来越多,相比于普通散户大户种植面积大投入也多所以更需要用心经营,不然很可能面临巨大损失,尤其是以下这3大“坑”千万别踩,千万注意,谁踩谁亏:1、盲目自信近几年受大环境影响,很多在外务工的人员选择回家包地种地,这其中不乏一些盲目自信的人,在他们看来种植很简单,只要按时播种施肥就可以丰收,一些毫无经验的跨行人员,上来就种上百亩甚至
每天农资 2025/6/24 11:52:03
我勒个天呐,一个月里面我看到了最少20家新开的农资零售大卖场,并且后续还有很多,不出意外的话明年这个时候每个省里都得有那么几十上百家的大卖场了,这对行业来说到底是好事儿还是灾难?那要看时间长度,长时间看应该是好事儿,因为大零售这么乱哄哄的会挤走一些原来投机倒把的,并且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以后再干零售就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干的了,要不你有资源,有钱,要不你有技术,你才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但是短期来看
每天农资 2025/6/24 11:50:49
在农资行业的竞技场中,硝烟从未散去。价格战此起彼伏,渠道争夺步步惊心,同质化阴影笼罩着无数企业——这似乎是一条无法逃脱的红海宿命。然而,新洋丰近年以持续攀升的产销量稳坐中国磷复肥行业头把交椅,其轨迹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谁离终端越近,谁就悄然驶离了低维缠斗的漩涡,走向了竞争壁垒高筑的蓝海航道。新洋丰推行的“双核心”战略——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的深度融合——正是这把打开新航道的密钥。在产品质量端,新洋
老赵说农资 2025/6/24 10:47:03
2025年,农资大零售成为行业热点话题,仿佛一场汹涌而来的浪潮,冲击着传统农资流通格局。农资大零售以其店面大、销量大、产品多、客户多等显著特征,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趋势不等于现实!当热潮退去,我们发现很多所谓的农资大零售仍处在“雷声大、雨点小”、“体量大、销量小”的尴尬阶段,更多是以低价竞争为手段,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未来,农资大零售商到底能不能进入?如何进入?这或许是很多渠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6/23 10:14:21
今天探讨一个话题:未来十年二十年,随着行业发展,农资产品分销的最佳模式是什么,或者说随着市场竞争不断深化而自然形成的模式是哪种?以前,农资分销只有两种模式:分级代理制模式和直供模式。分级代理是指:厂家-省代(国代)-县市级代理-零售店-种植户。这种模式随着市场发展,竞争激烈,渠道利润空间下降,渠道长度(分级)不断缩短,未来将越来越趋于扁平化。直供是指:厂家-零售店,或者厂家-种植大户。直供等于没有
菜头农业说 2025/6/23 10:10:27
时下,新媒体越来越火,网红也越来越多。莫名其妙已经有行外人掺和到农资行业来。这个情况有点像前两年电商平台里卖的化肥,好的坏的都有,价格竞争严重,口碑越来越差,市场也越来越低迷。解决当前问题的主要方法,是每一个优秀且专业的农资人都参与到新媒体当中,去做电商、做短视频和直播。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唯一方法是“良币驱逐劣币”。为什么农资人总失败01看的多 学的少很多农资人热衷于看别人的抖音,但是自己做起
2025/6/23 10:04:54
做农资最头疼的就是出现纠纷问题,一旦出现纠纷不仅要花时间费经历去解决,还影响店铺生意。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在农资经营中最容易导致纠纷的3种行为,零售商一定不能做:1、卖来路不明的产品近几年农资生意越来越难做,到处都在打价格战,很多零售商扛不住价格战的冲击,就想着找一些低价的产品来吸引客户,但是低价产品往往来路不明,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种植户用完之后一旦出现不好的效果,势必会找
每天农资 2025/6/20 10:06:26
案件回放/赊购倒卖骗钱款今年5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垦区公安局接到农资店老板王某报案,称自己赊销给阿某的农资始终没有收到尾款。王某与家人多方打听发现,阿某根本没有120亩棉花地,他所赊购的7吨价值3.2万元的农资早已被低价转卖给他人。王某随即拿着销售单和欠条报警求助。图木舒克垦区公安局民警调查发现,阿某在签订销售单时,担保人信息系伪造,所拥有的120亩棉花地为虚构。经核实,阿某将赊来的
2025/6/19 9:36:34
前几天看到一位零售商说现在的肥料市场太难了,种植户只对小厂肥感兴趣,大厂肥料反而没有小厂肥好卖,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他说出了3点原因:1、现在种植户生存艰难近几年农作物的价格比较低迷,种植户对农资产品的投入本就积极性不高,再加上现在极端天气频发,暴雨、大风、干旱等天气越来越多,而农作物本来就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的话能有个好收成,一旦遇上极端天气就直接影响了作物的产
每天农资 2025/6/18 10:37:48
“三、二、一,上链接!”“点击小黄车,直播间优惠更大!”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农资直播乘势而上,迅速吹遍田间地头。过去,农民购买农资产品,往往通过县城或乡镇的农资店。农资直播的出现,打破了地域限制,农民通过互联网,能够快速了解各种农资产品的性能、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同时不少主播会增加产品讲解和演示,并且进行农技知识的传播。以快手平台拥有近142万粉丝的主播姚玲旭(网名“水稻一朵er”)为例,她通过直
中国农资传媒 2025/6/17 10:18:13
引言本文分析化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制定有效地规避化工安全事故和具有针对属性的预防措施,使化工厂保持一定安全生产能力,并持续稳定地发展化工产业。以全面了解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为出发点,详细分析化工企业的生产问题,并制定针对性强的对策,提高化工安全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1]。化工行业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重大安全事故,比如印度的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和中国的天津港爆炸事故。这些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
中国储运 2025/6/17 9:05:54
从有人到无人,是中国农业新一轮的飞跃。“无人农场”正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智能化的标杆玩法,改变农业,推动中国农业的转型升级。01什么是无人农场从概念上来看,无人农场就是人工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自主作业,完成所有农场生产、管理任务的一种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
农业行业观察 2025/6/17 8:53:20
在竞争白热化的销售领域,“假跑市场”现象正悄然滋生蔓延,已然成为农化企业稳健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部分业务人员打着“跑市场”的幌子,实则开展形式主义的“假调研”,这种严重背离销售初心的行为,不仅大量浪费企业宝贵资源,还极易误导决策方向,若不及时纠正,将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一、“假跑市场”的典型病症(一)官僚做派盛行部分业务人员下乡调研时,习惯“坐着专车转,隔着玻璃看”,对与农户深入交流这件
泽本农科 2025/6/16 9:50:40
近日,当我们深入了解阿强的农资大零售店时,一幕令人心痛的场景浮现在眼前:泗县屏山店,5月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将屋顶掀翻,店内一片狼藉,损失惨重。一个农资大零售店的投入,是巨大的。场地越大,产品越多,一场灾难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这不仅仅是一场天灾,更是对农资大零售模式的一次深刻拷问——在追求规模与效率的同时,你是否真的扛得住那些潜藏的风险?风险一:价格战——捅了同行的马蜂窝农资大零
一条农资 2025/6/16 9:25:45
前几天一位猫友在群里说刚去处理了一件药害事件,一位种植户在用药后作物叶片受害,说是他的药有问题,他赶过去看才发现是种植户自己兑了在网上买的调节剂,在桶里没化好出的问题。还好及时去看了,否则这位零售商就得“背锅”了。类似事情几乎每年都有,而这背后展现的其实是种植户购买农资的“双标”行为比如:1、网购假货就认栽,实体店无效就来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在网上购买农
每天农资 2025/6/12 11: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