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闻播报】行业格局洗牌:特劳特重仓亚钾国际,前三季度谁是最赚钱的肥料企业?
这一周,肥料企业密集公布前三季度财报。
钾肥板块高歌猛进,氮肥板块普遍承压,而磷肥与复合肥企业则凭借产业链一体化或产品创新稳健前行。
顶级智库特劳特用资本为龙头公司亚钾国际投下信任票,发出了强烈的战略看好信号。特劳特入股亚钾国际事件,为火热的钾肥市场再添一把火。
钾肥板块独占鳌头
钾肥上市企业前三季度情况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
盐湖股份作为绝对龙头,前三季度净利润45.03亿元,同比增长43.34%。其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无人能及。
亚钾国际展现出最强的增长爆发力,净利润13.63亿元,同比暴增163.01%。其“国内保供、海外盈利”的战略组合是利润增速远超营收的核心原因。
藏格矿业和东方铁塔,两者均通过旗下的钾肥业务实现了利润的大幅增长,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66.49%(藏格,注:其主要利润来源已转向锂盐)和77.57%(东方铁塔)。
特劳特入股亚钾国际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顶级战略咨询机构特劳特咨询有限公司(简称“特劳特”)以852.85万股持股量,成为亚钾国际第十大流通股东,这一举动是本周最受关注的资本事件。
有评论称,特劳特以其“定位”理论闻名,它的入股被视为对亚钾国际现有发展战略、管理团队和执行能力的极高认可。这预示着双方可能存在更深度的战略绑定,特劳特将以其智库资源,助力亚钾国际在全球市场进行战略卡位和品牌建设。
氮肥、磷肥、复合肥板块表现分化
与钾肥上市企业的齐头并进、一路高歌不同,氮肥、磷肥、复合肥板块呈现分化,甚至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氮肥板块:“供强需弱”,行业盈利承压
氮肥上市企业前三季度情况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
氮肥产业呈现出典型的“供强需弱”格局。华鲁恒升、泸天化、河化股份等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显著下滑。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根据当前的开工率预测,2025年尿素产量将刷新历史纪录,预计将突破7200万吨大关;需求量预计将达到6550万吨,其中农业需求量为4200万吨,同比增加约100万吨。
尿素产能预计将持续增加,而农业需求增长有限,导致行业竞争加剧,盈利空间被压缩。
磷肥板块:一体化企业占优
部分磷肥上市企业前三季度情况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
行业景气度受高企的磷矿石价格和新能源需求双重支撑。
川发龙蟒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双双实现增长,川恒股份(净利润增长43.50%)、兴发集团等拥有“磷矿石-磷化工”一体化产业链的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厚,有效平滑了周期波动。
10月27日,兴发集团发布2025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37.81亿元,同比增长7.85%;归母净利润为13.18亿元,同比增长0.31%。
川恒股份10月30日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8.04亿元,同比增长46.08%;归母净利润9.65亿元,同比增长43.50%。
复合肥板块:创新驱动增长
复合肥方面,新洋丰、史丹利、云图控股、芭田股份等头部企业均实现了营收和净利的同比双增长。
部分复合肥上市企业前三季度情况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
它们不再仅仅是肥料制造商,而是通过产品创新(增效肥、专用肥等高端产品)和服务升级(作物套餐解决方案) 来提升产品溢价和客户粘性,从而在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芭田股份的爆发式增长则与其磷矿石业务直接相关。
钾肥是“利润之王”,不仅盈利规模大,而且增长迅猛,是当前行业最景气的赛道。
氮肥“供强需弱”,尽管企业营收体量巨大,但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处于周期底部。
磷肥/复合肥“稳健求进”,通过一体化(兴发、川恒、云图控股)或产品创新(新洋丰、史丹利、芭田股份)来维持增长和利润,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资本市场和顶级机构(如特劳特)正在用脚投票,从过去看重营收规模,转向更看重企业的盈利质量、成长性和战略清晰度。在这方面,钾肥板块,尤其是亚钾国际这样的高成长代表,无疑是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