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短视频营销,农资企业如何赢下10亿流量争夺战!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去年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验证了这一预测。报告显示,短视频已成为用户“消磨”时间的利器,中国人均单日刷短视频110分钟。
随着短视频在人们的网络生活中占据的版块越来越大,短视频成为当下最时尚的一种表现和宣传方式,成为新的品牌营销风口。
农资企业争相布局短视频营销
2018年,“两微一抖”成为了企业开展社交媒体营销的主战场,农资行业也不例外。但直到2020年,经过疫情的催化,短视频在农资行业才彻底火了起来。
相较于农资行业传统的广告、软文等宣传方式,以动画、视频形态表现的短视频内容, 在更有趣、更有料、更有态度的情形下,会吸引用户不仅完整观看该视频,甚至有可能重复观看乃至于分享传播该视频。
对于企业来说,一个有意思的短视频能增加品牌的曝光度,进而促使用户对品牌产生喜欢、认同、认购、传播的想法,给品牌营销带来更多的机会。
所以,农资企业也在加速短视频的布局,几乎每家企业都开通有自己的视频号,在抖音、快手上注册账户,推送视频。无论是产品宣传还是会议推广,无论是田间试验示范展示还是种植户分享,越来越多的内容都是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在朋友圈。
甚至有一大批经销商开始寻求抖音、快手这种新型渠道进行营销了。
去年也有不少企业在短视频平台举办创意活动,以增加热度与互动。如去年疫情期间,标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标普杯”农服先锋抖音短视频大赛,就是鼓励大家拍摄记录作为飞手生活、作业等期间的有趣创意视频,进行参赛。
去年8月份,贵州西洋开展了“美丽田园”小视频大赛,只要用手机、相机等设备拍摄果园、田间作物种植及丰收场景,制作成3分钟以内(含3分钟)的短视频,上传至农看看平台专题页面,即可参赛。
今年年初,西班牙爱普举行了“拍视频游澳门”的AXEB(中国)增效科技达人短视频大赛,只要拍摄与AXEB增效科技类产品(加得利®、锐特佳®、克欧森®、助推器、加速器、斯诺)相关的视频,并发布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即可参与比赛赢取澳门行。
借助短视频营销,农资的活动开始出圈并玩出花样。
从去年的磷复肥会和植保会期,到今年的上海CAC会议、BAB万商会特肥大会、CIS国际特肥大会,媒体的采访也纷纷从图文直播变成了视频拍摄,开启了农资行业短视频形式的传播势能。
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农资企业的传播方式变了,农资短视频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内容不断丰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农资短视频不过刚刚起步
农资短视频很火爆,但真正玩得好的却没有几个。
从整体上看,部分企业玩短视频,作品数量不多,更新频率不高,受到的关注度也不高,粉丝数量较少,少的数百上千粉丝,多的也不过两三万粉丝。有的则是日更数条,却无人观看,无人点赞,依旧关注度不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是投入不足。短视频这个领域确实很新,企业对新事物的尝试往往比较谨慎,尤其是在人员和设备的投入上,很多企业的短视频团队只是原来的市场部人员兼职,在不影响原有工作的前提下进行拍摄和制作,或者是业务人员随手拍摄,没有专人运营,很难长期坚持下去。
二是内容重复,不够个性化。内容创意是短视频的门槛,农资短视频亦是如此。但是打开农资企业的短视频后,就会发现很多企业的短视频套路都是相似的,无非是将过去的农民会、示范田、观摩会等那老一套做法搬到了线上,同质化严重。
三是定位偏差。企业做短视频的目的,是为了引流,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但在实际运营中,大部分企业还只是把短视频当作自家产品展示的窗口,在动态视频中做静态展示,或者是试验示范的视频录制,无法推陈出新,吸引用户。
四是缺乏好的创意。企业里面明明有很多素材,却不知道怎么用最佳的方式展示给客户,缺乏好的、有创意的内容。
发展短视频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引流、宣传品牌的一个绝佳工具,但如果投入不了相应的财力和人力,很难做起来,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企业运营短视频的结局总是铩羽而归的原因。
企业应该如何运营短视频?
那么,企业到底该如何运营短视频呢?
首先,要搞清楚短视频的玩法和算法。
短视频运营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谁都可以拍,谁都可以做,但想要做好,里面的道道并不少。
就拿农资企业最常玩得抖音和快手来说,快手和抖音是两种不同的算法机制,企业要清晰这两个平台的算法区别,掌握不同平台热门涨粉的规律,选择合适自己企业的平台入驻。
如果把用户的的注意力比作一个蛋糕,而制作方比作分蛋糕的人。在抖音上,分到大量蛋糕的用户还会继续加快分蛋糕的速度(高热度会不断提高曝光机会),头部用户集中了大量的用户注意力资源,这种中心化会让普通制作者、草根制作者难以被关注。
而在快手上,头部用户分到的蛋糕被设了上限(高热度和旧视频曝光机会会大大降低),因此会有更多的人分到蛋糕,对新用户比较友好。
选择了平台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摸清各平台的实操玩法。比如说账号选择什么样的人设,选择谁来担任主播,一个视频的时长多少合适,什么时间推送效果最佳,什么样的内容最吸引人,什么样的拍摄角度、视频形式更能吸引人等等,都是在实际的运营中总结出来的。
其次,聚焦垂直领域,不盲目追求快速涨粉,获取精准流量。
很多企业认为,运营短视频就是要涨粉涨播放量。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的,但又不完全正确,因为它混淆了热门与有效热门的概念。
热门是指有大量用户观看;而有效热门不仅需要大量用户观看,还能促成大量用户转化。如果说热门带来的是粉丝量的增加,有效热门关注的则是精准流量的获取。
农资企业做短视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多一个引流的渠道,多一个品牌宣传的平台。对企业来讲,粉丝在精不在多,从垂直细分领域获得精准粉丝才有价值。不管是直接变现也好,还是用作引流获取线索也好,只要能吸引到精准用户就能赚到钱。
做短视频运营最忌讳的就是什么视频都发,今天发产品,明天讲技术,后天再来个厂区参观和时事热点,这样,账号里的内容就成了大杂烩,什么都发什么都不擅长,一段时间后不仅自己不知道该发啥,就连头条机器都不知道该把你的视频推荐给谁了。
其实,聚焦垂直领域,内容越垂直就代表粉丝越垂直,看似粉丝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变现能力却很强。就比如说大连殿龙农资打造的“樱桃姐姐”,只聚焦樱桃一种作物,经过一年的持续深耕,目前粉丝数量已经超过10万人,遍布全国各樱桃主产区。
再次, 组建短视频矩阵。
对于企业来说,除了抖音和快手外,视频号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尝试的渠道。
首先,视频号可以直接引流个人微信、社群、公众号和小程序,而且基于熟人社交的传播,粉丝的信任度会更加高。
其次,短视频时长受限,有时候无法让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打通社群和公众号的视频号,显然能让人觉得更加专业。
农资新营销实战专家、重庆树荣首席营销顾问李科成老师在第三届农药(农资)新媒体暨短视频培训会议上表示,视频号是微信公域流量中唯一的突破。农资企业做视频号,不仅可以找到精准的客户,如种植户、相关从业者等,还能抢先占位,毕竟平台在刚起步的时候机会较多,红利也大,更容易打好基础;打造网红,通过打造一个成功的人设来成为区域或领域内的专家。
最后,坚持做下去。
星站TV创始人朱峰在谈到短视频运营时曾表示,基于适应平台加满足目的的创作原则,只要持续输出内容不低于七十分的视频,这个帐号一定可以火。
所谓持续输出就是保证自己的更新频率,不要一天发多个视频,然后接下来几天一条不发。为了让用户每天都看到自己,要坚持每天更新视频,保证日更新,帮助用户养成一个固定的观看习惯,稳定粉丝量。
除了坚持日更新外,还要坚持和用户的互动,及时回复用户的评论。这样既有可能增加平台的算法推荐,争取到一个二次浏览量,又能分析视频各个方面的指标。
做到以上几点,你的短视频营销才有可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