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关键词!进博会上的种业力量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来自155个国家、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共聚国家会展中心。
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力量,种业企业在本届进博会上集中展示了一批突破性技术与创新成果。
展览期间,中国种子协会一行参观了拜耳作物科学、先正达集团、瑞克斯旺等种业展位,深入了解前沿科技。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的进博会主题装饰(1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01
技术融合
智能化驱动育种变革
当前,作物育种正迈向以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阶段,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与大数据深度融合,显著提升育种效率。
先正达集团展出的GASEL(Genomic Awesome Selection,基因组卓越选择)智能育种系统,可在计算机中模拟上百万种基因组合,帮助育种家在田间试验前完成精准筛选,实现从经验导向到数据预测的转变,预测准确率达60%–80%。据了解,该技术已应用于国内玉米育种全流程,并成功选育出“先达7388”“先达608”等商业化品种。
拜耳作物科学展示了生成式AI智慧农业系统E.L.Y.,通过数据驱动田间管理决策,为从研发到种植提供全程智能支持。此次进博会带来的迪卡®玉米新品种,借助精准育种技术,具备高产、抗病、宜机收等综合优势。
先正达生物育种展台
中国种子协会一行参观先正达展台
02
品质升级
以消费需求为导向
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市场对“吃得好”“吃得营养”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种业向高品质、多元化方向加速创新。
瑞克斯旺带来多款口感型品种。口感型黄瓜“奥费特”“喜硕113”等,契合市场对脆嫩无渣、清甜多汁的品质追求;红梗皱叶菠菜“瑞德泰”兼具风味与商品性;Tatayoyo小甜椒香气馥郁、口感甜美,曾获“国际顶级美味大奖”。
拜耳旗下圣尼斯蔬菜种子展出的圣甜白珠甜玉米、普罗旺斯口感番茄等品种,同样关注口感风味,并将针对中国市场对蔬菜生产在产量、抗性、品质等多样化需求,继续延伸育种创新生命线。
中国种子协会一行参观拜耳作物科学展台
中国种子协会一行参观瑞克斯旺展台
瑞克斯旺番茄等
03
定制服务
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除单一产品外,因地制宜提供全程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正成为种业竞争的新焦点。
先正达集团中国首发的农业综合种植大模型iMAP,融合“作物机理×大模型×智能体”架构,可为种植者提供从“耕-种-管-收”的全流程科学决策支持。该模型已在全国100万亩耕地验证应用,平均实现农事决策时间缩短75%,节水节肥10%–20%,增产8%–10%,亩均增收150–200元。
拜耳种业展区负责人介绍,本次在中国首展的七款迪卡®玉米新品种,覆盖不同区域农户需求。以面向东北产区的F2180、迪卡1819为例,其围绕该区域对增产稳产、提升效率的核心需求,聚焦高产、抗病、脱水快、宜粒收等优势,满足当地种植期待。
拜耳迪卡®玉米新品种暨农倍乐®品牌发布仪式
先正达农业综合种植大模型iMAP展台
04
全球协作
共享创新链接市场
进博会不仅是展示窗口,更是链接全球创新网络、促进国际合作的枢纽。各企业积极利用这一平台,深化本土合作,推动技术共享。
先正达集团践行“在中国为全球”战略,其水稻新品种已出口至越南、菲律宾、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30多国。集团还通过农业价值链模式,与全球主要产区种植户合作,将创新贸易模式与农业服务相结合,惠及更多农户。
活动期间,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与美国谷物协会联合举办中美农产品贸易合作论坛。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苏健强调,农业是中美关系的“稳定器”,进博会为双方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对话平台。尽管近年贸易数据有所波动,苏健仍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并表示协会将通过开放沟通、灵活物流与问题解决机制,“持续为中国提供稳定、可预测的农产品供应”。
第八届进博会上的种业身影,不仅展现了全球育种前沿动向,也折射出中国与世界在农业创新领域的深度互动。未来,随着创新成果加速落地,中国将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强劲的“中国动能”。
10月29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新华社记者刘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