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之间的拮抗作用
氮、磷、钾之间的拮抗
氮与磷:过量的氮会影响磷的吸收。因为氮肥施用过多,会促进作物的营养生长,使作物生长旺盛,从而消耗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是磷吸收和转运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减少会间接抑制磷的吸收。
氮与钾:过量的钾和磷都会影响对氮的吸收。钾离子和铵离子、硝酸根离子等氮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中会存在竞争吸收的情况,过量的钾会干扰氮的吸收;同时,过量的磷也会使土壤中的氮素被固定,降低氮的有效性。
磷与钾:过量的磷会抑制钾的吸收。一方面,过量的磷会与钾离子产生竞争作用,影响钾离子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和作物根系对钾的吸收;另一方面,高磷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对钾的吸附能力增强,从而减少钾的供应。
中微量元素之间的拮抗
钙与镁:钙和镁在土壤中存在竞争吸收的关系。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在土壤溶液中会竞争根系表面的吸收位点,过量的钙会抑制镁的吸收,反之,过量的镁也会影响钙的吸收。例如,在石灰性土壤中,钙含量较高,容易导致作物出现缺镁症状。
钙与硼:钙和硼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钙过多时,会影响硼的吸收和转运,导致作物缺硼。这是因为钙会与硼形成不易溶解的化合物,降低硼的有效性。
铁与锰:铁和锰在土壤中的氧化还原状态相似,它们之间会产生竞争。当土壤中锰含量过高时,会抑制铁的吸收和利用,导致作物出现缺铁症状;反之,高铁也会影响锰的吸收。
锌与磷:磷肥和锌肥不能同时施用,因为磷和锌会形成磷酸锌沉淀,降低磷和锌的利用率。
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之间的拮抗
氮与锌:过量的氮肥会抑制锌的吸收。高氮会使作物生长过快,导致锌的供应相对不足,同时也会影响锌在作物体内的转运和利用。
磷与铁:过量的磷会与铁形成难溶性的化合物,如磷酸铁,从而降低铁的有效性,导致作物缺铁。在酸性土壤中,这种拮抗作用更为明显。
钾与钙、镁、硼:施用钾肥过量,首先会造成浓度障碍,使植物容易发生病虫害,继而在土壤和植物体内与钙、镁、硼等发生拮抗作用。例如,过量的钾会影响钙的吸收和运输,导致作物出现缺钙症状,如辣椒、番茄等果实脐腐症;同时也会影响镁的吸收,使作物叶片出现黄化等缺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