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渠道五大趋势:扁平化、大店化、定制化、私域化、产业化
一年一度的特肥行业盛会前些天在云南昆明落下了帷幕。
作为农资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大会也邀请到了多位云南当地的优秀渠道商、服务商进行分享。
笔者认真聆听了现场分享,结合最近实地调研与交流得来的信息,总结出中国农资渠道未来的五大发展趋势,与各位农资同仁分享探讨。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土地流转规模化以及数字化(主要是农资电商)的渗透,传统以多级分销、分散经营的农资渠道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渠道的进化演变已经成为必然。在这一背景下,“扁平化、大店化、定制化、私域化、产业化”五大趋势,将逐渐成为中国农资渠道未来的演变方向。
一
扁平化:缩短流通链条,提升效率
传统农资渠道常涉及“厂家—省级代理—市级代理—县级代理—乡镇门店”等多级分销体系,冗长的层级导致成本高、信息滞后、服务响应不及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渠道商开始建立压缩中间环节的扁平化渠道,实现直达终端。其实近些年吵得沸沸扬扬的农资电商,就是最典型的扁平化渠道。
核心逻辑
降低成本:减少中间商加价,降低农户采购成本,同时提升企业利润空间;
快速响应:直接对接县域或乡镇级经销商,企业能更及时获取市场反馈,灵活调整产品策略;
强化管理:避免多级代理带来的价格混乱、串货等问题,维护市场秩序。
除了最典型的农资电商,目前,许多农资生产企业都开始设置区域直营中心(如云天化的农资连锁)、发展县级核心经销商等方式推动渠道下沉。
同时,从需求来看,这一模式尤其适应土地流转率较高、种植大户较多的区域。
二
大店化:整合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
新农资渠道的兴起,对谁的冲击最大?必然是传统的夫妻小店,品类单一、服务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短板都在制约着其发展。
随着规模化种植和农户的需求升级,大店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如何整合资源,建立综合型农资服务中心也是建设大型零售店必然要考虑的因素。
山东莘县的农资大店
核心逻辑
规模优势:门店面积扩大,覆盖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全品类产品,满足一站式采购需求;
服务优势:配备专业农技人员,提供测土配肥、植保方案、技术培训等增值服务;
品牌优势:规模大、服务多、抗风险能力强,自然形成品牌效应,从而提高农户信任度。
大店的发展,将促使本来分散的渠道集中度提高,提升终端的服务能力,但也会加速淘汰低效散乱的个体小门店。
三
定制化:从标准产品卷向个性化方案
农资品和农资服务到底是“标品”还是“非标品”?10年前也许是标品,一套产品一个方案打天下,但随着种植主体分化和作物种类多元化,现在的农资行业无论产品还是服务,一定是量身定做的“非标品”才吃得开。
譬如笔者就了解到,现在在云南、四川等地,有许多做自有品牌或反向定制的渠道商,根据在实际种植中发现的问题,量身定做产品,都取得了很好的增长。
核心逻辑
产品定制:针对不同作物、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开发专用肥料、农药等产品;
服务定制:为种植大户提供全程种植管理方案,包括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个性化指导;
模式创新:订单农业模式,将农资供应与农产品销售相结合,降低农户风险。
定制化的核心在于先有需求,后有供应,通过深度挖掘农户需求,提升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四
私域化:深耕本地,构建高黏性
渠道间的竞争越来越大、获客越来越难,各企业都开始寄希望于通过新媒体传播。但随着入局者增多,获得流量也越来越难。并且网络连接很难建立起信任,往往看起来热闹,实际收益却没多少。
与其在大池子里“捞鱼”,不如建立起自己的私域网络,因此,许多农资渠道开始重视私域流量运营,通过社群、会员体系等建立起和农户的直接连接。譬如云南作丰客,通过新媒体积累了50万粉丝,400多家种植户会员,是非常成功的玫瑰种植服务商。
核心逻辑
本地化服务:针对本地区域作物的特点进行深度研究,定制服务方案,吸引本地顾客;
社群运营:借助微信、短视频等工具,建立区域性农户社群,定期分享当地主要作物的种植技术、产品信息等;
会员体系:借助积分、奖品等形式激励复购,同时建立起牢固的黏性,增强用户间的信任。
私域化的核心在于精准服务和长期合作,在竞争激烈的农资行业中,这一模式或能成为渠道突围的关键。
五
产业化:从销售商到全链条产业延伸
如今,农资渠道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商品买卖,而是向上下游延伸,参与到了产品开发制作、种植管理、农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形成了“生产+销售+服务”的闭环。
核心逻辑
产品开发:如自有品牌、自建工厂,与厂家合作开发等;
订单农业:在马铃薯区比较常见,与种植户签订协议,提供农资产品的同时包销农产品,降低农户市场风险;
产后服务:链接加工企业、冷链物流等资源,帮农户解决存储销售等痛点,在云南的花卉区比较常见;
品牌赋能:通过大企业背书和标准化的种植指导、品质管控,打造区域性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产业化趋势下,渠道商要实现从“供应商”“销售商”到“产业伙伴”的角色转变,深度融入农业的价值体系当中。
其实无论是扁平化、大店化、技术化、私域化还是产业化,底层逻辑都是要实现效率提升和价值重构。譬如扁平化优化了供应链效率,大店化与定制化提升了服务能力,私域化强化了用户关系,产业化则拓展了渠道的盈利空间。
这些趋势并非独立存在,也不是非此即彼,而是需要共同作用,如技术化支撑私域化运营,产业化需要大店化作为服务载体。
农资渠道的变革已经近在眼前,你又把握住了哪个趋势?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