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国可用于防治玉米田蜗牛的农药产品
每年7~8月份,随着降雨量增多,田间湿度增大,玉米田的蜗牛也逐渐进入危害盛期。
此时正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蜗牛繁殖速度非常快,可在短时间内大爆发,导致大量叶片和果穗被害,不仅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合成有机物减少,还会影响籽粒的发育,穗粒数减少,从而导致玉米大幅度减产。
截至2024年7月底,在我国有效登记防治蜗牛的农药产品共有106个,其中单剂92个(四聚乙醛90个,甲萘威、茶皂素各1个),复配剂14个(四聚乙醛·甲萘威12个,四聚乙醛·杀螺胺、速灭威·硫酸铜各1个);颗粒剂81个,可湿性粉剂21个,粉剂、毒饵、悬浮剂、水剂各1个。但依据《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的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加大用药剂量或者改变使用方法”之规定,目前在我国可用于防治玉米田蜗牛的农药产品只有6个(均为四聚乙醛与甲萘威的复配剂),其中在玉米田登记的1个,在农田登记的1个,在旱地登记的4个(如果使用其他登记作物/场所的产品,或存在被农药管理部门处罚的可能)。这6个产品具体登记信息如下:
2025年农药企业踊跃开展证件布局。笔者对2025年上半年中登记企业进行盘点,经过统计,登记数量超过10个的企业名单及其上半年登记的证件数如下。
农资导报农药 2025/9/12 11: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