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业务员:朋友圈都不发,你打算用二十年前的方式去做农资推广?

作者:菜头农业说 菜头 2025/9/17 9:23:02
二十多年前农资推广主要模式二十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00年代,农资推广最重要的方式是“人海战术”-依靠大量业务员下到乡镇、田间地头宣传推广产品。从事农资推广工作的职业,在一线的通常分为销售员、技术员。销售员负责跟踪客户订单合同,货物分销,承担销量目标达成,也协助召开“两田三会”。技术员主要工作是“两田三会”,跟踪产品试验情况,收集试验数据,开观摩会,工作场所在田间地头,一般不承担销量任务


二十多年前农资推广主要模式

二十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00年代,农资推广最重要的方式是“人海战术”-依靠大量业务员下到乡镇、田间地头宣传推广产品。

从事农资推广工作的职业,在一线的通常分为销售员、技术员。

销售员负责跟踪客户订单合同,货物分销,承担销量目标达成,也协助召开“两田三会”。

技术员主要工作是“两田三会”,跟踪产品试验情况,收集试验数据,开观摩会,工作场所在田间地头,一般不承担销量任务。

从事农资推广,“地推”是重要手段。

笔者二十多年前做业务代表的时候,我们创造出的“地推”模式有数十种,除了没有自媒体的线上推广方式,现在行业内普遍在做的基层地推方式方法,基本上都是沿用了当年探索开创出来的做法。

地推有“海、陆、空”模式:

“空”是指主流媒体投放,在电视台、广播电台、纸媒等投放视频广告和宣传软文;

“海”是指举办各种会议,组织召开客户订货会,农民培训会,现场观摩会等;

“陆”是指站店促销、集市促销,刷墙标,挂横幅,刷电线杆,贴海报不干胶等等。

无论是“海、陆、空”哪一种模式,都属于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产品应用技术的宣传与推广,通过这些措施把产品告知农户,让农户看到产品品牌、看到产品对照效果,以吸引更多农户购买,并形成复购,从而提升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

那时候,主流媒体投放广告的费用相当高,一条15秒的视频,在省电视台播放一次得要5万元,央视价格还得翻上几番,播一次的费用可买一套房了。但当时的人力成本却又很低,业务员月开800元工资,很适合打“人海战术”。

因此,二十多年前,最重要、最有效的产品宣传推广方式是“两田三会”的“人传人”方式。

下基层,一对一,一对多。

人对人进行宣讲演示,彼此更容易沟通、更容易产生信任,能更快速促进成交。

但人传人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影响面窄,传播速度慢,沟通成本高。

开一场观摩会,能来参加的农户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三两百人,一场会花掉几千、几万元,产品效果却只能影响来到了现场的这批人。

没有来现场的,完全就不知道有这个产品,更不了解产品效果。

当时很多厂家没有业务人员做基层推广,是靠批发商带着零售店把货卖出去,厂家至多在纸媒、地方电视台投点广告,有钱的企业就会上央视。

从2020年起,农资行业正式进入自媒体时代。

一些人抓住机遇,发展成为农资网红,拥有自己的账号和粉丝;许多企业迅速把握数字化营销红利,开始用自媒体工具做产品宣传推广。

用社群和朋友圈进行宣传,开账号拍短视频做直播,打造矩阵把内容传递出去……

通过自媒体工具能更快速、更高效精准触达农户,传播面更广,影响力更大,成本更低。

许多企业鼓励员工掌握新媒体工具。一些零售店开起了直播进行引流。

农资电商蓬勃发展,一批达人崛起……农资领域数字化营销大潮涌现,新媒体工具成为农资推广工作的“标配”-标准配备。

但据笔者观察,目前有三成厂家、五成批发商、七成零售店仍没有自己的账号,没有用上新媒体工具作宣传。

甚至有一个让笔者颇为不解的现象—相当部分企业的业务员,平时连朋友圈都不发。

请问:你如何让客户知道你的最新产品,如何让用户了解你的产品效果和应用技术?样板农户的案例如何让更多潜在用户知道?你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靠什么传播出去?......

难道,面对未来竞争,你打算继续用二十多年前的推广手段~“人传人”的方式,去做农资推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