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进入深水区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于平平 2023/11/1 14:28:31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我国每年产生农药包装废弃物超过100亿个,随意丢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超过30亿个。这些不可降解的小包装及残留的农药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也威胁着人畜健康和农产品安全,所以,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农药包装等废弃物对农业、农村生态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我国每年产生农药包装废弃物超过100亿个,随意丢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超过30亿个。这些不可降解的小包装及残留的农药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也威胁着人畜健康和农产品安全,所以,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农药包装等废弃物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一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政府持续强化立法和监管

 

时至今日,国内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已经进入深水区,政府持续强化相关的立法和监管。

 

2017年国务院出台《农药管理条例》,2019年9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20年2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2020年8月农业农村部出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要求各地建立健全回收处理体系、统筹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设施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在全国各地得到了普遍加强。

 

2020年11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发布(2021年版),明确将农药包装废弃物纳入危险废物管理。同时,在《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规定其在收集、运输、利用和处置环节的豁免内容,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环境管理要求。

 

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严格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鼓励采取押金制、有偿回收等措施,引导农药使用者交回农药包装废弃物。

 

2022年1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再次提出重点任务: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定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规范,逐步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

 

2022年11月发布的《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提高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通过数字化赋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

 

2023年6月14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组织,农药生产及经营企业、包装企业、环保企业、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共同编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指南》团体标准在农药包装技术创新论坛会上发布,再次细化了农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主体责任。

 

在政府持续强化立法和监管之下,农药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和农药施用用户的责任感也都在加强。例如辉隆新安公司8年累计回收废弃农药包装超1亿个。安徽省黄山市农药集中配送工作启动以来,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95%以上,无害化处置率100%。

 

同时,随着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的建立,在补贴的鼓励下,农户的回收意愿和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不少村民在回收自家农药包装物的同时,还到村里的地头拾捡农药瓶、农药袋,变“废”为钱。


10-1.jpg

 

宣传教育、回收措施更为多元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已经进入深水区,也体现在各地宣传教育持续深化、措施日趋多元上。

 

为了提升农户环保意识、做好源头管理,近几年全国各地方乡镇都高度重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在宣传教育上也是持续深化。

 

例如,不少地方乡镇政府会定期组织各村召开专题会议、培训以及宣传活动,还会采取发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倡议书、现场宣讲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文件精神等形式,以及利用微信群、村大喇叭、宣传单和网格员志愿者入户宣传等“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到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工作中。

 

乱扔罚款,捡起来能换钱。从2018年开始,全国各省区纷纷设置试点,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有偿回收。在回收措施上,各地出台的奖惩措施略有差异,但主要有以下3种:

 

1.现金回收。这是目前实施最多的一种措施,区域不同,回收价格高低不一。比如浙江余杭对100毫升、101—300毫升、301毫升以上的废弃农药瓶分别按照每个0.2元、0.5元和1元进行回收;农药包装袋则以50克为上下分界线,分别按照每个0.1元和0.2元回收。吉林省桦甸市农药瓶0.2元/个,农药包装袋0.1元/个。临沂莒南县农药瓶不论大小每个0.2元,农药袋不论大小每个0.04元。现在有不少农民把这当成副业,专门去田间地头拾被人丢弃的农药包装袋,一天下来,多则能挣100元以上。

 

2.兑换日用品和农药。一些农资店做兑换活动,使用过后的农药空瓶空袋,可以到店里换取日用品或者相关农药产品。比如重庆官坝镇和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河头镇的农资店,每10个、20个农药包装袋或3个农药塑料瓶,就可以兑换相应的肥皂、洗衣粉、洁厕剂等。

 

3.政府参与,有偿回收。一些农资店销售农药时,会收取一定的押金,等到用完后,把押金退回,再有偿回收农药空瓶、空袋。比如部分区域由当地政府参与,废旧农药瓶回收价5毛钱一个,农户可得4毛,农资店可得1毛。

 

以上3种措施都极大地提高了农资店和农民对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积极性。

 

数字化回收处理将成未来新趋势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已经进入深水区,还体现在回收处理路径已经创新接轨数字化。

 

2022年1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提高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数字化赋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将成为未来有效治理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的重要方向和趋势之一。

 

近几年,国内不少地区开始引入数字化技术,并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安徽省“马鞍山模式”、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333模式”等新模式。

 

据了解,安徽“马鞍山模式”是马鞍山市自2021年起开始探索建立的“政府主导、分层负责、市场运作、数字管理”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旨在打造“网点集群、全域覆盖、智能收集、有偿回收、闭环管理”的数字化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市已建成县级数字化回收处理中心2个,智能化回收网点145个,实现年回收并无害化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276吨,回收率86.3%,提前完成“十四五”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85%以上的目标任务。


10-2.jpg

 

目前在马鞍山市和县西埠镇西埠村党群服务中心,就设有多台农药包装废弃物智能柜,农户在注册登录后,就可将废弃农药瓶、铝箔袋放进机器内,经自动称重、结算等程序后,农户现场就可收到回收金,实现了网点设置醒目,机器操作方便,资金实时到账。在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贮存转运中心,一袋袋农药包装废弃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的处置标准,通过清洗、压缩、打包、清运等预处理后,再进行无害化处理。蓝屏闪烁、数字跳动,农药包装废弃物数字信息化管理平台上,回收网点分布图、农废回收数量、农废兑换金额、农户现场投递视频监控等信息一目了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农药包装废弃物闭环管理。

 

此外,2022年3月,浙江省印发了《浙江省关于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数字化升级的通知》;黑龙江省依托“掌上植保”手机软件,开发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电子台账管理系统,在全省13605个回收站点普及应用,实现“收、储、运、处”信息全链条数字化实时管理。

 

可以说,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全生命周期污染控制,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分散、回收成本高、储运和处置难以衔接等监管难题,为农药生产厂商、农资店、农民以及运输和处置部门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都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数字化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已初步形成经验模式,值得全国推广和借鉴,但也应该看到,引入数字化技术是有门槛的,并不是所有的省份都适合、都能运作的,还存在着很多难点。这需要财政、生态环境部门的资金支持,建立统一的农药经营相关数据管理接口,定期组织平台的操作培训,提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总之,进入深水区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在政策监管、回收措施、回收模式创新上都在持续走向多元、数字化,未来可期。当然,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落地践行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朝夕之功,还需要我们农资人切实从自身做起!


10-3.jp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