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零售商真的内卷吗?
农资零售商真的内卷吗?
种植户真的是一味想买便宜货吗?
农资真的有暴利吗?
农资大零售是农资经销商的转型出路吗?
今天我想就这四个谈论比较多的话题和农资人做一个交流和感受分享。
农资零售商真的内卷吗?
种植户真的是一味想买便宜货吗?
亮明看法:作为种植户来讲,农业本身就是微利薄利的产业,对成本和价格敏感,是基于产业的现状和种植户的经营现状,收益高,农民就愿意用高价值的好产品,收益低乃至亏钱,农户就倾向价比高也就是低价的产品,但本质上来讲:农民种地是要收益的,所以购买农资时对比价格和选择低价只是表象,而他们的真实需求是你的产品或方案能不能帮他多挣钱。
所以结论是:种植户并不是真的一味要买便宜的农资,而是在不清楚他能不能多收益或者同质化产品对比时,选择低价产品。
大多时候是业务人员和零售商误认为农民只选低价产品,根据固有的市场经验来给一些新品下结论,所以在推高价高价值产品时,就显得困难重重,觉得种植户不接受也推不开。你会发现有些从快消品行业或者保险等行业进入农资行业的业务人员,他们在推广新品时,反而受价格的影响较小。
所以我们向农户推广产品:一定是从价值(创造效益)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价格(眼下省钱)的角度出发,成本优势领先的价格战无敌,但是低价恶意厮杀的价格战永远走不远。
7月初我跟田状元农业的高总一起在周口和驻马店走访市场时,接触到几位种植户,因为田状元植物疫苗神作的产品让种植户的大蒜、花生和辣椒多卖钱,农户就发自内心的很感谢。给企业销售经理送大蒜、送花生。当我问及一位种植户产品的价格时,农民大哥原话是这样说的:“药(肥)钱没意思。”意思就是那几个药钱跟一亩地增产多卖的钱比,没一点意思。
让农户用了增收了,让农户算投入产出比值,在他眼里贵就不是贵,是价值。
让农户用了没效果,在他眼里便宜就等于白花钱,失去的是种植户的信任。
所以,种植户并不是一味要买便宜货。从“低价冲击”走向“成本领先”,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这是行业的必然,也是企业和经销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农资真的有暴利吗?
“打破农资暴利”是今年最火也是最具争议的一句话。
那么到底农资有没有暴利,或者到底能不能打破农资暴利,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这几年很多行业生意不好干,有部分外行来杂志社会议上交流的,印象中听到比较多的是:听说农资行业很赚钱,过来看看;听说农资行业还可以,过来了解了解。
这说明,好像农资行业的利润还不错哦!但是进来做了一两年的外行人就有了新的感受:农资行业竞争也激烈呀,不是想象中的那回事儿。
我说这个现象想表达的是:好像农资有暴利,但好像又不是那回事儿。
如果单从一些农资产品尤其是类似特肥或者植调剂等产品生产成本与终端零售价来说,好像利润确实蛮高哦,有些特肥产品零售店的毛利率高达50%乃至更多,在农户的认知里,好像做农资是挺赚钱的。
但是产品的利润肯定不能这样算,如果都单从生产成本算,那别的行业,像医药、保健品、手机、眼镜、软件等行业,那才是超级暴利呢,农资行业这点利润,人家都看不上。
一个农资产品从无到有,从研发走到终端市场,那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时间、资金和人力成本。譬如,当下不少特肥企业,推广特肥产品甚至养活不起团队和业务人员,一个业务人员一年的薪资和出差费用打底要15万。再比如说绿业元的芸保凯,全国上千人的推广服务团队,没有这个庞大的推广服务团队,农户就很难普遍使用芸保凯,但有这么大的团队,就必须要靠产品的高毛利来支撑。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农资哪有什么暴利呀?
常规农资产品,不需要推广的产品,利润微薄;差异化的新品/特肥产品,利润空间看着高,但是没有厂家和经销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推广,根本卖不动,这中间的成本那可是足够大。
所以说,农资产品是基本不存在暴利的,打破农资暴利的口号更多的是树立冲突,吸引流量,获客用户。
农资没有暴利,但是农资产品确实有降低终端用户成本的空间:因为渠道环节多,每个环节都要有利润,中间还存在一些无效的推广动作,加之终端的赊销严重,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推广成本。
所以说不管是厂家渠道下沉,还是农资电商、农服托管、农资大零售等都是在重构农资经营的推广体系,目的是为了让交易环节和过程更高效,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因此,我觉得“打破农资暴利”的说法不准确,应该改成“减少交易环节,提升推广效率,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让利给种植户”,这样更为恰当。
不过,嘘头终将是嘘头,做生意做经营,靠的是长期的价值与信任,不是靠一时的风口和流量,将心比心,最终一切都会选择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农资大零售
是农资经销商的转型出路吗?
农资经销商的转型势在必行。
大零售是农资经销商转型的出路之一,它不是传统农资渠道对立面,只是农资渠道经营的其中一个业态。
为什么一些市县级经销商开始转型做农资大零售了?
1.向上游工厂要产能份额;
2.向下游市场要需求规模。
3.向局域市场要渗透率;
4.向单一作物要覆盖率;
5.向线上线下要联动;
6.向终端推广要扎根;
7.向合作伙伴要共赢共振;
8.向内部要团队人才建设;
9.向经营要价值创造与信任构建;
10.向自身要扎根与生长。
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创新和转型是必须的,但就农资行业来说,很多时候的创新发展绝不是革命性的革自己的命,搞颠覆式的模式创新,服务农业,服务农民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我们需要做的更多是围绕市场、作物和用户需求,去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夯实自身的内功与基本功,把基础性工作做扎实,在经营模式和推广上做微创新,我相信我们会在中国农业/农资大市场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眼下行业内卷,农资渠道变革势在必行,农资大零售是转型升级的其中模式之一,我们要不要转型,如何转型升级,需要弄清楚其背后的逻辑。“反内卷进行时”,8月20-21日,由《农资与市场》传媒在青岛举办的“2025渠道变革与农资大零售落地研讨会”,将为我们渠道商来一场深度的研讨与交流,让我们跳出内卷,一起破局与增长。(作者农资市场交流刘千里微信:15136174181)
渠道变革交流及青岛研讨会报名
请扫码添加刘老师微信
2025渠道变革与农资大零售落地研讨会
主题:反内卷进行时
会议时间:8月20-21日 地点:中国·青岛
组织主办:《农资与市场》、壹农盟
会议时间:2025年8月20(报到)-21日
会议地点:山东·青岛星河湾酒店
参会人群:农资大零售/大卖场、农资平台商、农资经销商、农资零售商、基地大户、农资供应链品牌厂商等。
会议费用:680元/人
报名咨询:刘老师微信 15136174181
模块一:农资大零售落地闭门研讨会
筛选15家-20家已经开业运营有前景的大零售,一起深度碰撞研讨
1.农资大零售供应链问题
2.新媒体获客与流量问题
3.门店运营管理效率问题
4.现状/定价/置放等问题
5.创新与未来发展方向
等新零售相关的问题讨论。
(仅限正在做农资大零售的优秀平台报名参与,一起为了大零售更好的发展。)
模块二:渠道变革与农资大零售落地论坛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