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南方锈病将暴发流行,这4种三唑类杀菌剂均可有效防治
2024/8/2 9:28:38
受近期第3号台风“格美”北上影响,玉米南方锈病菌源可能传播扩散到黄淮海地区,且台风带来的丰沛雨水和较大幅度降温,将创造适温、高湿的气象条件,十分有利于南方锈病孢子的沉降、侵染和病害的暴发流行。根据专家会商,综合分析菌源、品种、台风北上、天气和耕作制度等影响因素,预计今年玉米南方锈病在黄淮海玉米主产区偏重至大发生,对玉米生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全国发生面积8000万亩,发生流行盛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下旬
图1 未来2—3周玉米南方锈病发生流行风险
(红色为高风险区域,黄色为中风险区域,绿色为低风险区域)
前期南方玉米产区已经发病,近期河南见病,菌源量充足
图2 5—7月玉米叶片样品早期病原检测
台风北上时间和路径与重发年份台风接近
图3 2024年台风“格美”与2015年台风“苏迪罗”、2021年台“烟花”、2023年台风“杜苏芮”路径对比
天气条件适宜病害流行
品种抗性水平和栽培方式有利于病害流行
4种三唑类杀菌剂均可有效防治玉米南方锈病
近年来,南方锈病在黄淮海玉米产区发生频率高、危害重,但尚无专门防治该病害的农药产品在我国登记。基于此,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在大田条件下,以丙硫菌唑为供试杀菌剂,探讨了在玉米不同生育期防治及防治次数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效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和丙硫菌唑4种三唑类杀菌剂不同使用剂量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效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分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初期、吐丝期和灌浆期防治,以抽雄初期的防效最好,挽回产量损失率最高。施药两次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施药一次。4种杀菌剂对玉米南方锈病均有一定的防控效果,施药后14天的防效均在85%以上,28天的防效呈明显下降趋势。4种杀菌剂防治玉米南方锈病,以氟环唑和丙硫菌唑防效最好,施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为95.68%和95.57%,28天的防效分别为55.39%和60.27%。4种杀菌剂不同使用剂量的挽回产量损失率均在70%以上。从防治效果及挽回产量损失率等方面综合考虑,防治该病的最佳施药期为玉米抽雄初期,4种供试药剂均可在大田防治中推广应用。
截至2024年7月底,丙环唑、戊唑醇和氟环唑均已在我国玉米上登记,但丙硫菌唑尚未登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