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亮剑!柑橘中检出重金属砷,果农用了这种“脱酸剂”
                        
                    2025/10/31 11:24:14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日前联合发布2025年度川渝两地农业执法协作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农药案例三起,分别为:乐山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劣质农药案。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移送的线索,四川省乐山市农业农村局立案查明,乐山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至重庆的农药经抽检不符合质量标准。2025年3月,乐山市农业执法部门责令该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作出没收涉案农药、罚没3.29万元的行政处罚。邹某在柑橘种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日前联合发布2025年度川渝两地农业执法协作十大典型案例
其中农药案例三起,分别为:
乐山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劣质农药案。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移送的线索,四川省乐山市农业农村局立案查明,乐山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至重庆的农药经抽检不符合质量标准。2025年3月,乐山市农业执法部门责令该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作出没收涉案农药、罚没3.29万元的行政处罚。
邹某在柑橘种植过程中销售、使用“脱酸剂”系列案。根据四川省蒲江县公安部门移交的线索,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立案查明,邹某从江西购入含有福美甲胂(砷制剂)的假农药“脱酸剂”,销售给果农并在秀山县某公司果园使用,导致柑橘果皮中检出重金属砷。2025年3月,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对邹某销售假农药行为罚没3.27万元,对使用禁用药剂的农业公司和果农分别处以10.01万元和1500元的罚款。
张某某农资经营部采购、销售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农药案。2025年2月,重庆市忠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发现张某某农资经营部销售的农药“毒死蜱”标签不符合规定。经查,该产品生产厂家位于四川省渠县。4月,忠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对该经营部作出没收涉案农药、罚没7474元的行政处罚,并将案件情况通报四川省渠县农业执法部门,实现生产与销售环节的双向监管。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