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店的死局:产品同质化严重,以后靠啥吃饭?
你说,咱们干农资的,是不是每天心里都在琢磨这么一件事——
就想找那么一款肥,或者一款药,效果特别神奇,跟别家的完全不一样。最好这市场上,就独独我一家有,别人想仿都仿不来。
是不是做梦都想着,能有这么一个独家产品,配方是独门的,效果是拔尖的,别人压根儿没有。要真能这样,那生意做起来,不就等于是一家独大的好买卖了吗?
我敢说,在座的各位,十个有九个都做过这个梦。但今天,我得给大家泼盆冷水,醒一醒——这种‘独家神话’,在咱们这个行业里,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啥?因为……”
一、大环境:产品都差不多,想靠独家新品翻身太难了
现在十个农资店老板,得有八个说生意难做。说到底,就是因为卖的东西都太像了!我之前提过要“追新品”,但很多老铁理解偏了,以为是去找那种能翻天覆地的新玩意儿。
可咱这行不是造芯片的,就大肥、营养药这些,产品本身能玩出的花样实在有限。就算你今年搞出个有点差异的,信不信,明年满大街都是了?很快就又回到同一个起跑线,继续拼价格。
说句大实话,未来十几年,指望产品本身出现啥颠覆性变化,概率太小了。咱们能做的,也就是在现有产品上修修补补,搞点小升级。想把宝全押在“找个独家神药”上,这条路基本走不通。
二、纠结:到底该围着“服务”转,还是盯着“销售”干?
产品拉不开差距,那咱拼啥?这就引出了最让人纠结的问题:是玩命搞服务,还是玩命搞销售?
答案啊,得看你的客户是啥人:
· 种点地的小农户:最实在,就图个便宜。你给他送货上门,他可能都觉得你赚得多。
· 有三五十亩地的中户:要求就多了点。不仅要你送货,还得你能帮着看看地里的问题,出出主意。
· 上百亩的大户:那才是真考验。人家开口先问:“能赊账不?”接着就要你提供全套种植方案,随叫随到解决病虫害,甚至巴不得你连他种出来的东西都帮着卖了!
你看,客户分三六九等,你的打法也得跟着变。
三、根源问题:门店要的是产品,还是一个能赚钱的法子?
顺着上面想,两个关键问题就冒出来了:
1. 对咱门店来说:是把货进来就完事了,还是得有人帮咱们想办法,把这货卖到农民手里?
2. 对厂家来说:你光给我产品就行了吗?我真正需要的,是你帮我赚钱的一整套系统!
现在有良心的企业,产品效果都大差不差。但为啥有的货卖得好,有的就滞销?关键是每个地方的土地、庄稼、气候都不一样,没有哪个产品是“万金油”。很多老板焦虑,总想找个效果无敌的新品当“独苗”,但这想法太理想化了。
四、出路:下笨功夫做服务,才是别人抄不走的护城河
所以咱们一直说,“做好服务,带动销售”,这才是正道。为啥?因为产品,别人能抄;服务,尤其是你用心的服务,别人很难抄。
你帮农户解决了实际问题,他信任你,下次不光自己来,还会带着亲戚来。这种关系,是实打实的护城河。
说到底,不管是咱对农户,还是厂家对咱,最终都得想明白一个理儿:是服务做好了,东西自然就好卖了?还是东西卖出去了,才有本钱去搞服务?
在我看来,答案肯定是第一个。服务不是销售的帮手,服务本身就是最好的销售。
所以,各位老板,咱们往后真别再光盯着厂家要‘独家新品’了。那玩意儿不靠谱。咱们得多换个问法,比如:
“你能有一个系统把产品到底咋用给农户讲明白吗?”
“能帮我实实在在把货卖出去吗?”
“能帮我设计一套法子,搞定我们这儿那些种植大户吗?”
说到底,不管是咱对农户,还是厂家对咱,最终都得想明白:是服务做好了,东西自然就好卖了?还是东西卖出去了,才有本钱去搞服务?
咱们自己也得变一变。别总幻想找个神药就能一劳永逸了。从明天起,试着把心思从产品上挪开一点,下点“笨功夫”:
· 勤快点儿:抽空去你核心客户的地里多转转;
· 及时点儿:他们遇到问题,你人到了,比什么药都强;
· 用心点儿:把他们的作物情况、用药用肥时间,都记在本子上。
这些事,看着笨,累人,也没法马上变现。但只要你坚持做,你的店在农户心里,就再也不只是“一个卖货的”。等信任有了,你还怕没生意吗
各位老板,你们觉得呢?在你们那儿,是怎么用服务撬动生意的?评论区一起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