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农资店泛滥成灾,低门槛正在绞杀整个行业
今天听云南的朋友说,曾经一个年销售在1000万的农资老店,经过两年的行业内卷,今年预计只做到300万了,他说造成行业内卷的原因看起来有很多,但总结起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产能过剩。
1.农资店和工厂数量越来越多
这位云南的朋友说,他今年参加老同事聚会,一桌八个人,去年大家都还是同事,今年就变成同行了,每个人都开了一家农资店,为什么每个人都能这么随意开农资店?因为做农资的门槛太低。
比如我想开一家农资店,只需要一间年租金2-3万的门面房,三五十万的货一铺,一家品类齐全的农资店就开起来了。但想关门退出门槛就高了,库存无法快速处理,赊销的欠款不能及时收回来,这就导致很多中小型零售商不得不苦苦坚持,农资店数量越来越多。
农资店的数量增多和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也导致了工厂数量的上升,工厂为什么会越来越多?是因为大厂的业务员在建厂,有钱的租个厂房,买几台设备,一条生产线就出来了,老客户电话一联系订单有了,货卖出去了,厂自然就开起来了。
如果没钱想建厂,就去找大零售和平台商,他们有钱,过去一谈,跟他们讲讲农资行业痛点,比如这两年不好做,要不要压缩成本?要不要做自主品牌?来咱们一起建厂,这厂又起来一批!
2.产能过剩导致行业内卷严重
其实只要工厂数量一变多,行业就开始卷了,生意就是变得难做了,打破暴利的和工厂直接发货给种植户的这些操作也开始迅速普及了,造成现在整个农资市场都在做大零售,大卖场里几乎都是常规引流产品,有时候种植户买到的产品比零售商批发的价格还低,你说这农资店还怎么开?
农资的竞争优势源于农资店以较同行更低的价格,满足种植户相同的利益,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对种植户而言他的利益就是产量品质达标,谁家的肥料便宜又能满足作物基本需求就是好肥料。
举个例子:三年前种植户使用的肥料是300/包的复合肥,今年用260元/包的,甚至用160元/包的,这些都可以,效果可能是差了点,但农作物价格太低也没办法,地又不能荒着,所以就凑合用算了。
大家不要觉得种植不懂,其实他们都懂,他们懂在产品没有差异化的情况下,控制成本就是唯一要素,所以这也是大零售/大卖场为什么这么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