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双弱未改,钾肥价格维持高位
上周国内钾肥市场打破传统淡季规律,呈现"供紧需弱却价格普涨"态势。港口62%白钾自提价在3530~3550元/吨,边贸62%白钾报价3300~3350元/吨,但基本无货;硫酸钾曼海姆52%粉跟涨至3900~4000元/吨。此番上涨主要受现货流通紧张驱动,但下游复合肥开工率仅29.23%,高价抑制实际成交。
氯化钾:货源稀缺主导涨势
国内氯化钾价格继续上行。60%粉晶出厂价涨至2900元/吨,较上周上调150元/吨,主因一是装置开工率降至41.65%及铁路运力紧张,二是环保检查致部分企业停产,现货缺口持续扩大。进口钾结构性矛盾凸显。港口库存总量约190万~195万吨,但可流通现货偏紧。烟台、青岛等港口贸易商停报现象增多,大型进口商仅对核心客户小批量放货。边贸到货:满洲里口岸62%俄白钾报价涨至3400元/吨,但实际到货延期,且多以东三省市场销售为主。
硫酸钾:成本倒逼被动跟涨
加工型硫酸钾企业承压巨大。一是成本压力。原料氯化钾价格持续上涨叠加硫酸高位运行,曼海姆工艺企业普遍亏损。山东地区52%粉报价3900~4000元/吨,50%粉钾价格涨至3750~3850元/吨。二是开工低迷。行业开工率降至55%~60%,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资源型硫酸钾方面,国投罗钾仍处于夏季检修阶段,青海水盐体系厂家虽维持生产,但整体产量有限,市场主要依赖贸易商分销。市场供应货源相对不足,贸易商报价小幅探涨。
后市高位震荡与风险并存
现阶段,现货紧缺局面难缓解,呈现价格分化局面。氯化钾港口库存低位及国产检修延续,支撑价格高位运行,但需警惕保税区集中放货冲击,保税区60万~90万吨货源通关需15~30天;加工型硫酸钾成本倒挂倒逼减产,资源型检修缩减供应,在需求疲软下涨价空间受限。建议业者重点关注保税区通关节奏及复合肥开工率边际变化,警惕高位追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