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耕,正是大量使用化肥的时候,一年的收成好不好化肥很重要。买到假劣肥料不仅浪费钱还影响作物收成,所以判断你买的肥料是真是假很重要。下面小植教您用“看、烧、溶、闻、搓”辨别肥料真假!看用眼看,首先是看肥料外包装标识,通过看包装标识辨别真假肥料。◆绝招1:检查产品的通用名称通用名称首先看字号。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肥料 标识内容与要求》(GB 18382-2021)的要求,肥料的通用名称要用最大号字
进入春耕,正是大量使用化肥的时候,一年的收成好不好化肥很重要。买到假劣肥料不仅浪费钱还影响作物收成,所以判断你买的肥料是真是假很重要。
下面小植教您用“看、烧、溶、闻、搓”辨别肥料真假!
用眼看,首先是看肥料外包装标识,通过看包装标识辨别真假肥料。通用名称首先看字号。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肥料 标识内容与要求》(GB 18382-2021)的要求,肥料的通用名称要用最大号字体。其次是看叫法。有些假的肥料,养分低,不合符肥料的标准,往往通过名称来混淆视听,擅自起一些和通用名比较相似的名称,比如复合含硫氮肥,含硫氮肥,高效尿素等。如何判断包装上的名称是否为通用名称,需要借助工具来查询。一般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或者全国农业食品标准公共服务平台来查询,如没有,就很可能是假的。建议大家不购买名字稀奇古怪的肥料,或者名称里面有夸大成分的肥料,这些可能是假的。新型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等产品都要经过登记才能进行生产和销售。肥料登记证号相当于肥料的“身份证号”,按照《肥料登记登记管理办法》和产品标准,需要登记的肥料必须有登记证号。2020年以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农用氯化钾镁、农用硫酸钾镁、复混肥料、掺混肥料等7类肥料的登记取消许可,改为备案。因此这7类产品的“身份证号”由原来的登记证号变为备案号。取得肥料登记、备案的产品可以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肥料登记管理系统(https://flyw.agri.cn/publicvue/#/)查询,也可以通过“农查查”手机APP进行查询。查询后,还应该核对登记的信息和购买的产品包装上的信息是否一致,例如登记的适用范围,养分含量等。按照要求,所有国内生产的肥料都必须标注产品执行标准号。肥料生产必须要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GB表示国家标准,NY表示行业标准,Q表示企业标准,T表示团体标准。建议大家优先购买国标和行标的产品,尽量少买企标的产品。除了看包装标识,还要看是否采用双层包装,包装是否坚固,若没有采用双层包装或包装不坚固,容易撕扯破裂,极有可能是伪劣产品。打开内袋时,看内袋是否放有产品合格证。看肥料的粒度和颜色,优质的肥料粒度和比重较均匀,表面光滑、不易吸湿和结块,而假冒伪劣肥料则颗粒大小不均匀且表面粗糙、湿度大、易结块。优质肥料的颜色较均匀,没有明显色差,单个颗粒由内到外颜色均匀,而假肥料大部分为表面涂色且易脱色。
加热或燃烧肥料样品,观察是否燃烧彻底、燃烧速度、火焰颜色、烟雾和残留物识别。1、氮肥、碳酸氢铵直接分解,产生大量的白烟,有强烈的氨味,无残留物;2、氯化铵直接分解或升华产生大量白烟,有强烈的氨味和酸味,无残留物;4、硝酸铵不燃烧,但熔化并出现沸腾状,冒出有氨味的烟;5、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等迅速变黑,并发出焦臭味;7、复混肥料燃烧与其构成原料密切相关,当其原料中有氨态氮或酰氨态氮时,会发出强烈氨味,并有大量残渣,取少量复混肥置于铁皮上,放在明火中烧灼,这时有氨臭味的说明含有氮,出现黄色火焰的说明含有钾,氨臭味越浓,黄色火焰越黄,表明氮、钾含量越高。将肥料放入水中溶解,通过识别肥料的溶解度,判断肥料的质量。比如,可以将尿素放入矿泉水瓶中,倒入水,充分摇晃搅拌,如果它们都溶解在水中,应是真的,如果有浊度,那可能是假的。优质复混肥水溶性较好,浸泡在水中大部分能溶解,即使有少量沉淀物,沉淀物也较细小,而劣质复混肥则比较难溶于水,其残渣粗糙而坚硬。用鼻闻就是通过肥料的特殊气味识别肥料真假的简易方法,对某些特定肥料非常有效。例如,碳酸氢铵有很强的氨味,硫铵有酸味,过磷酸钙也有酸味,如果过磷酸钙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废硫酸,则会产生强烈刺鼻的怪酸味。复混肥一般无异味,如果有异味,且异味重,则可初步判定为劣质复混肥。抓一把化肥在手心,用力握住或按压转动几次,细心感受。如果化肥有“油湿”感的是真化肥,特别干燥的则有可能是假化肥。一般优质的复合肥不容易结块、表面光滑、大小均匀,用力搓时不易被搓碎。 最后,建议大家选择正规经营门店,保存购买农资的发票、宣传单、说明书等。一旦出现问题,这就是维权的证据。发现假冒伪劣农资,可以拨打12345、12316或向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