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需求拉锯未解,复合肥区域分化持续演进
本周国内复合肥市场延续成本与需求的双向博弈,区域间行情分化态势进一步加剧。行业监测显示,45%氯基复合肥主流出厂报价2420~2510元/吨,45%硫基复合肥主流出厂2850~2920元/吨;市场清库优惠持续,华北、华东部分产品让利空间扩大至80~100元/吨,实际成交中部分企业45%硫基肥让利40~60元/吨。整体交投氛围清淡,终端采购谨慎,高端品类如57%硫基肥坚守4000~4050元/吨,进口品牌报价持稳于4550~4650元/吨。
供需博弈:
开工微降与需求延滞并存
供应侧呈现“大厂稳产、小厂灵活调库”特征,行业整体开工率小幅回落至41.8%,环比微降0.5个百分点;其中华北大型企业秋季肥生产节奏稳定,开工率维持65%~70%,而华东、华中等区域中小型企业为加速库存出清,周出货量环比提升15%~18%,“以价换量”策略普遍。需求侧表现持续疲软,多方调研显示多数经销商推迟采购计划,终端网点周均出货量同比降幅扩大至35%;东北地区40%高氮玉米肥渠道库存周转天数增至约50天,同比延长15天,主因夏粮收购价低迷压制农户用肥预算,叠加流通环节对后市价格回调风险的担忧加剧,“小单补货”策略导致市场流通节奏显著放缓。
成本分化:
磷钾强势上行,氮肥弱势持稳
原料成本压力持续分化,磷钾价格上行显著推高生产成本。最新市场报价显示,华中地区55%粉状一铵出厂报价3230~3280元/吨,受硫磺涨价驱动环比上涨50元/吨;国产60%氯化钾到站价约2950元/吨,环比涨50元/吨;云南地区50%粉状硫酸钾因钾矿供应紧张,出厂价攀升至3150~3200元/吨,环比大涨100元/吨,显著挤压硫基复合肥利润空间。相比之下,氮肥成本支撑有限,山东地区尿素小颗粒出厂价持稳于1630~1690元/吨,周内波动幅度不足1%,“氮稳、磷钾强”的成本格局进一步固化。
区域分化:
价差扩大叠加天气扰动
区域市场运行差异显著扩大。价格表现方面,山东部分企业45%高氮小麦肥试探性报价2580元/吨,下游接受度有待观察;江苏、安徽等地前期低价货源基本清空,但新单交投维持清淡;湖北部分企业尝试小幅提价,但预收订单增长乏力;河北地区42%高磷肥出厂报价2480~2580元/吨,实际成交以老客户订单为主。分析指出,华东、华中市场持续受到区域内中小型企业降价清库的冲击,价格下行压力明显。受此供需差异及成本传导节奏影响,不同区域间主流配方复合肥的价差已扩大至150~200元/吨。
综合来看,短期复合肥市场仍将维持成本刚性支撑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格局。秋季肥行情核心走向取决于两大关键因素:一是原料供应紧俏程度,统计显示磷酸一铵企业库存维持低位约26万吨,氯化钾港口库存徘徊于42万吨左右,磷、钾原料供应缺口短期难以有效缓解;二是终端实际备肥节奏,北方地区备肥仍处观望阶段,南方地区需求释放则持续受极端天气因素制约而滞后。建议流通企业重点监测磷、钾原料到港进度及主要农业产区天气变化,动态调控库存水平以匹配实际需求,优先保障秋收作物关键用肥季的供应安全,并需密切关注成本波动及区域价差变化,灵活制定销售策略,防范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