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之下,如何正确躺平?
“内卷”一词源于西方人类学家对农业社会过度竞争的描述,如今却成为国内各行业的真实写照。
尤其在农资行业,盲目跟风、价格踩踏、产能过剩等问题愈演愈烈。
如何在激烈竞争中避免无效内耗,找到正确的“躺平”姿势?
答案或许藏在“竞争”与“躺平”的平衡中。
内卷与竞争:一线之隔
竞争本是市场经济的驱动力,但过度竞争会演变为内卷——资源浪费、利润压缩、产业链动荡。
农药行业便是典型:草铵膦母液价格跌破十年新低,草甘膦持续下跌,氯虫苯甲酰胺产能超全球需求20倍……价格战牺牲品质,最终无人受益。
反观肥料行业,头部企业通过创新和细分赛道逐渐走出内卷阴霾:
创新驱动:龙头企业研发新型肥料,开拓高端品类;
专注细分:技术型企业深耕垂直领域,建立技术护城河;
服务增值:部分企业下沉渠道,提供全程解决方案。
良性竞争的核心,是共同做大市场“蛋糕”,而非零和博弈。
“躺平”的正确姿势:实力为王
“躺平”绝非消极放弃,而是以稳定盈利和独特优势为底气。
两个典型案例值得思考:
案例1:唯品会——小而美的生存逻辑
虽非电商巨头,但唯品会通过“品牌特卖”模式稳居细分市场:以低价买断品牌尾货,再以折扣价售出。2024年前三季度,其净利润达61亿元,人均创收远超行业均值。核心在于:
精准定位:避开红海竞争,专注差异化赛道;
成本控制:员工福利优渥,但人均效能极高;
稳定收益:独特商业模式形成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案例2:乐视——轻装上阵的另类突围
乐视以4天半工作制、无996文化逆袭,其底气源于:
成本精简:无抽成模式让创作者100%获利,人力成本远低于同行;
聚焦主业:收缩战线,专注核心业务,避免盲目扩张;
差异化体验:在巨头林立的视频领域,以特色服务吸引小众用户。
农资行业的“躺平”启示
1. 找到未红海的细分领域
农药、肥料企业近年转向增效肥、药肥、槟榔等细分赛道。提前布局者已建立壁垒,如海南槟榔市场中的成熟玩家。关键逻辑:在小领域扎根,形成“根据地”,降低后期竞争压力。
2. 小而美>大而衰
盲目扩张易踩雷,聚焦主业才是生存之道。农资行业活得滋润的企业,往往具备以下特质:
专注高端:以技术突破提升利润;
下沉基层:深耕区域市场,提供解决方案;
科研投入:打造独家产品,构建护城河。
3. 躺平≠躺倒
“躺平”需智慧:
拒绝恶性内卷:不比价、不跟风,专注自身优势;
持续创新:用技术或服务引领良性竞争;
平衡心态:接受无法通吃市场,在擅长的领域做精。
“躺平”不是逃避,而是以实力为盾,在红海中开辟蓝海。它需要清晰的战略、差异化的定位,以及敢于“不卷”的勇气。愿每一位农资人,都能在奋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躺平”姿势,既有底气,亦有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