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490万吨!盐湖钾肥进入生产提速期
金秋九月,黑土地上的麦浪翻涌成金,察尔汗盐湖的镁光碧水与洁白盐田交织如画。在这片孕育丰收与希望的土地上,盐湖钾肥的生产现场同样迎来了繁忙时节……
作为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盐湖钾肥正紧紧围绕全年490万吨生产目标,以“生产提效、安全筑基、质量护航、创新赋能”为行动纲领,全面优化产能布局、加速技术创新、筑牢安全防线,开足马力与时节赛跑、同任务角力,扛牢钾肥保供“压舱石”重任,守护好国家粮食安全“生命线”。
用创新释放产能
三季度,盐湖钾肥将“保矿源、稳装置、促提产”作为生产主线,以数字化为抓手精准破解生产瓶颈,切实推动着降本增效与稳定运行双重目标的落地。
作为提质增效的关键阵地,承担公司70%以上产量的生产一车间通过一系列技改焕发新活力,展现突出成效:国产离心机完成优化升级、自动化加药系统全面投用、高精度称重设备精准安装、转筒扬料板更换……多项举措协同发力,显著提升了设备处理效率,为稳产高产打下坚实基础,让创新在此过程中持续迸发。值得一提的是,该车间“美丽钾园”创新工作室凭借“数据驱动冷结晶工艺高效生产”方案,在2025“数据要素X”大赛青海赛区工业赛道荣获冠军。这一方案构建了钾肥全流程工艺数据模型,实现了冷结晶工序的实时优化与智能调控,为生产提质注入强劲科技动能。“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意味着数据真正成为我们提质增产的新工具、新伙伴。”工作室成员李生斌表示,“它让传统工艺焕发出全新的智能活力。”
以严控筑牢防线
“我们通过每日调度、每周复盘,坚决做到‘日保周、周保月、月保季、季保年’目标不放松。”生产管理部负责人石春江表示。在矿端源,采船等重要设备实行强化维保,日打矿量稳定超过13万吨,并紧盯重点盐池出矿拉运,弥补矿源缺口,坚决守好稳定生产的“第一道关”。
在此基础上,盐湖钾肥以“全链条管控”为抓手,同步构建安全生产与产品质量双重底线:组建内部专家团队深入各生产装置,既扮演“监督者”角色,指导规范工艺控制,杜绝因过度控制导致原料浪费与工艺波动;又承担“智囊团”职责,协助车间优化生产参数,持续提升产品回收率。
走进调度室,“调度令即军令”的标语彰显生产的严肃性,调度员24小时在岗,统一协调机械、车辆、干矿出矿和物资统筹调配,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高效运行。同时,坚持质量标准化原则,确保出厂产品合格率100%。并构建立体化防线,纵深推进安全生产“雷霆行动”,从管理层到操作工都要坚决守住重大隐患“零纪录”的底线,为企业稳产高产提供坚实保障。
聚合力攻坚冲刺
“我们打破部门壁垒,从生产到质检、从供给到财务,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这场攻坚战中的坐标和价值。”盐湖钾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存福表示,公司正强化跨部门、全层级协同,积极构建“上下一心、全员参与”的攻坚格局。
在这种协同机制下,生产部、供给车间与质量中心等车间部门紧密联动,已完成12个盐池原矿的系统取样与化验分析,精准规避矿源品质波动风险,从源头保护氯化钾含量达标。同时由财务部牵头推行全面成本管控方案,严格汇总分析各环节成本,确保资源精准投入、“每一分钱都花在提质增效的刀刃上”。而各车间以“阿米巴”经营模式为抓手,精细核算“成本账”与“回收率账”,显著提升数据汇总的效率和颗粒度,真正实现了从“笼统统计”到“精准到岗”的转变。当前,盐湖钾肥正对照剩余产量目标倒排计划、挂图作战,全力冲刺30万吨90%产品目标。
三季度是决胜全年的关键阶段。盐湖钾肥正以坚定的信心和坚实的担当,砥砺“赶”的斗志,亮出“竞”的实招,锚定“多让中国粮用上中国钾肥”的使命,多维发力、务实求效,确保生产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奋力交出盐湖钾肥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