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烯氟菌唑:化合物专利即将到期,复配产品登记丰富
苯并烯氟菌唑是一种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是先正达继嘧菌酯之后的第二大杀菌剂。苯并烯氟菌唑可广泛应用于叶面病害和土壤病原菌的防治,对小麦、玉米等许多作物的主要病害都展现出了杰出的防治效果。
1 产品简介
中文通用名称:苯并烯氟菌唑
英文通用名称:benzovindiflupyr
化合物名称:N-[9-(二氯甲基)-1,2,3,4-四氢-1,4-亚甲基萘-5-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
CAS登录号:1072957-71-1
分子式:C18H15Cl2F2N3O2
相对分子质量:398.2
结构式:
理化性质:苯并烯氟菌唑原药纯度:97%,无味白色粉末,m.p.148.4℃,b.p.N/A,蒸气压3.2×10-9 Pa(25℃),相对密度:1.466 g/cm3;水中溶解度:0.98 mg/L(25℃),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g/L,25℃):二氯甲烷(450),丙酮(350),正己烷(270),乙酸乙酯(190),甲醇(76),甲苯(48),辛醇(19);在pH值为2~12时,苯并烯氟菌唑原药不离解,对铝或醋酸铝、铁或醋酸亚铁及不锈钢等稳定不分解。
毒性:苯并烯氟菌唑原药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雌性)55 mg/kg/bw(高毒),大鼠急性经皮>2,000 mg/kg/bw(低毒),大鼠急性吸入LC50>0.56 mg/L(微毒)。
作用机理:苯并烯氟菌唑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作用于病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的蛋白复合体Ⅱ,即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或琥珀酸-泛醌还原酶(succinateubiquinonereductase,SQR),能够紧密结合植物的蜡质层,缓慢渗透到植物组织中,通过干扰真菌细胞的正常呼吸过程来作用与靶标病原菌,影响病原菌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阻碍其能量的代谢,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导致其死亡,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2 国内登记情况
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我国目前登记的苯并烯氟菌唑产品共有2个,包括1个原药和1个制剂。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苯并烯氟菌唑在我国的登记情况
3 国外登记情况
据悉,苯并烯氟菌唑已在阿根廷、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乌拉圭、欧盟24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上市。从表2可见,苯并烯氟菌唑的复配产品登记丰富。
表2 苯并烯氟菌唑在国外的登记情况(不完全统计)
4 市场前景
自苯并烯氟菌唑上市以来,市场不断扩大,新产品的推出也为其市场增长不断助力。从已登记的产品中不难看出,苯并烯氟菌唑混配性能优秀,有助于抗性管理。
苯并烯氟菌唑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将于2023年10月13日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