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探究细分领域,是通往春天的破局点!
判断一个品类有没有前途,首先是看它创造的价值空间,以及重构的网络如何。
对于陷于挤压式发展的肥料行业而言,只有选择异胜同汰,走差异化路线(如健康、绿色、功能型的产品),选择细分赛道才有前途。
具有提高肥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改善农产品质量等功能,构筑“土肥和谐”,适应绿色农业、低碳农业发展需求的腐植酸就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好赛道。
即便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也被市场所了解,但是腐植酸市场好像并不能和其他大品类去比吨位。据统计,2019—2021 年,全球腐植酸肥料市场规模从 6.7 亿美元增长至 7.5 亿美元。
目前我国有 4000 多家腐植酸生产企业,各有优势。
在政策与需求双推进下,腐植酸肥料如何在好赛道中彰显优势?能否把握春天?
农业投入品的风向,其实就是农业的风向。
当农业的发展方向向智慧、科技、产业、绿色生态发展,当大家对可持续农业的投入与日俱增的时候,绿色、环保、低碳,符合当下“减肥增效”的需求,还符合绿色农业发展方向的产品的热度就更加彰显了。
减肥提质,助力农田地力提升
业内普遍认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基础是土壤的健康肥沃。而腐植酸则是土壤的“生命核”、是作物的“强身素”、是微生物的“培养基”、是化肥的“增效剂”。
现有研究已充分证明腐植酸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调节土壤酸碱度和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等方面具有突出效果,我国存在大量盐碱地和酸性土壤、退化土壤,因此,利用腐植酸改良问题土壤有重要意义。
《2019 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将全国 20.23 亿亩耕地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平均等级为 4.76 等,较 2014 年提升了 0.35 个等级。其中,东北地区耕地质量最高为 3.59 等。显然,还有提升的空间。
相关人士透露,今年或将展开新一轮的耕地质量摸底。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副主任李荣介绍,我国耕地质量状况与地力演变趋势,局部存在耕地土壤退化与土壤障碍问题。
我国制定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高标准农田内在质量就包含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工程。
而利用腐植酸肥料培植地力,恰恰是最合适的。
陕西鼎天济农腐植酸制品有限公司市场中心总经理韩新爱介绍,随着中国农业发展,复种指数提升,土壤恶化日益严重,土壤板结、酸化、盐碱化等已成为作物增产、提质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同时,土地流转及种植者专业知识的增长,对土壤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基于此,腐植酸作为优秀的土壤结构修复剂也逐渐成为种植户尤其是经作区种植户的刚性需求产品。而国家提出建设高标准农田,对于腐植酸来说更是利好信息。
腐植酸大有可为
腐植酸作为土壤的“储碳器”、化肥的“增效剂”,在实现国家 2030 年和 2060 年“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中大有作为。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法定代表人、名誉会长曾宪成认为,于土肥而言,化肥是植物养分最大的“给养库”,而腐植酸是土壤中最大的“储碳库”以及衡量土壤肥力的“金标准”。
我国矿源腐植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根据相关资料,泥炭储量为 125 亿吨,占世界总量的 17% 左右 ;褐煤 1431 亿吨,占世界总量的 18% 左右 ;风化煤尚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预计在 1000 亿吨左右,约占世界总量的 13%。腐植酸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山西、黑龙江、江西、云南、河南、福建、广西、吉林、四川等地。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方军介绍,目前,腐植酸已成为农业上应用的抗旱剂、肥料、增效剂及复配产品的主要成分。以富含腐植酸的泥炭、褐煤、风化煤为原料,经过氨化、硝化等化学处理,或添加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制成的一类肥料,称为腐植酸类肥料,具有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化肥利用率,刺激作物生长发育,增强农作物抗逆性能,改善农产品品质等多种功能。
目前腐植酸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类 :腐植酸类、硝基腐植酸类及提纯腐植酸类产品。腐植酸类多与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制成单元或多元腐植酸复混肥 ;提纯腐植酸主要制成易溶于水的钾、钠、铵盐,用于浇灌或喷洒在农作物上,作为生长调节剂使用。
“政策的手”和“市场的手”正在合力托举腐植酸行业。
国家的减量提质政策,消费者对品质农产品的需求,都在大力推动着市场对农业应用的腐植酸需求。
山西林海腐植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林表示,我国是腐植酸生产、应用、出口大国,生产企业数量众多。目前,腐植酸已成为传统化肥、特肥、农药企业都在追捧的品类。国家政策导向和需求倒逼,促使腐植酸生产企业越来越重视腐植酸产品的研发、应用、服务和推广。腐植酸独特的竞争优势使腐植酸容易实现工业化规模化生产。
由弹性需求到刚需
随着农业产业的需求不断增长,腐植酸的应用也在快速普及、高速增长。陈丝芳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西瓜种植大户,她也是当地返乡创业人员,她施用腐植酸肥料就是因为腐植酸能有效缓解土壤板结、有害菌的症状 ;河北省承德市马铃薯种植户张永才则更看重腐植酸对于抗重茬的效果 ;安徽省灵璧县的大豆种植户毛延良则更看重腐植酸肥料对大豆增产、增加抗性、提升品质的效果。
“主要是我们的柑橘普遍存在树势差的问题,树势差的本质还是在于土壤!要想修复土壤,除了提升有机质还需要调理酸碱度、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等,腐植酸可以解决一部分土壤问题。”蒲江柑橘服务商徐春林向笔者解释他寻找腐植酸产品的缘由。
……
虽然施用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家的选择却惊人地相似。
新疆黑色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宝庆表示,就农业而言,腐植酸集成效应强大,微量高效,在改良土壤、刺激生长、增加肥效、提高抗逆、改善品质等方面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肯定和种植户的普遍好评,在经作集中区,腐植酸正在从弹性需求向刚需快速演变。
行业发展迅速
腐植酸类肥料助剂添加的方法已经非常成熟,添加成本比较低,效果明显,适合于大田作物施用,因此在新型肥料中占比一直比较高。
据中国磷复肥协会统计,2021 年度腐植酸肥料销量为 284 万吨,占新型肥料总量的29.2%,是销量最大的新型肥料。
丁方军介绍,近年来腐植酸肥料市场规模迅速扩张,2017—2022 年,腐植酸肥料整体产能已由 300 万吨发展至 800 万吨,其中含腐植酸复合肥销量达 550 万—600 万吨、腐植酸尿素 120 万—150 万吨、腐植酸二铵 50 万—60万吨。
李宝庆表示,近几年,腐植酸行业发展迅速。产品划分及统计路径不同导致市场容量数据差异很大,根据国内腐植酸制剂产品总量倒推,估计国内腐植酸市场总容量为 12 亿—16 亿元。
预计从 2022 年到 2028 年腐植酸制剂产品将以 11.8%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下游需求方面,农业为腐植酸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占比约为 58%,其次为园艺,市场规模占比约为 23%。另外,生态修复和营养补充剂的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 5% 和11%。
根据腐植酸协会数据,截至 2022年12月8日,我国腐植酸肥料企业超过 4000 家,在公司名称中以“腐植酸”命名的生产型企业有 337 家。全国主营两类腐植酸产品的生产企业有2470家,1120 家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腐植酸专利高达 5870 个。其中主营腐植酸营养效素企业353 家,主营腐植酸肥料企业 2117 家。
专利技术在增加
为使腐植酸适应不同领域、不同用途及不同时期的需求,还需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
技术的创新和迭代对于各行各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腐植酸行业也在迎来专利技术的黄金时代。
有人分析,2018 年我国腐植酸肥料企业新成立数量达到历史最高峰的 139 家,其主要原因是受当年全球腐植酸行业专利公开数量的影响,而后热度有所下降。
2018 年全球腐植酸行业专利公开数量达到历史顶峰的 2464 件,之后便开始逐年下跌,近几年全球腐植酸行业热度有所下降。
但是,专利技术的公布和新增企业数量的增加,并不一定成正比。根据企查查数据,2020—2022 年 12 月初,腐植酸新增企业是递减的,共有 147 家。
根据腐植酸协会的数据,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近 3 年(2020—2022)申请和公布的国内外腐植酸专利,总计 5911 件。其中,国内腐植酸专利申请和公布数量共计 5467 件,国外腐植酸专利申请和公开数量共计 444 件。
为什么这么多专利技术?
这说明,在农业方面,在腐植酸这个细分行业里,科学家时代来临了。大家愿意用更多的技术来武装自己,去迭代产品,获得新的优势。
这也说明了技术对腐植酸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任何产业,其应用知识都是落后于理论发展的。正如田本农化工业品部总监童雷霆所担忧的那样,进入应用的人若没有理论支撑,就会导致观测点会因时、因地、因物而不断变化。
腐植酸行业虽然还没有达到市场增长的极限点,但市场发展需要不断的产品创新以适应用户的需求。广西勤德技术总监余荣升表示,比如产品工艺创新获得成本优势、制剂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营销创新获得更大的市场。
随着腐植酸发展的深入,我们发现了腐植酸更多的可能性,“腐植酸 +”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
有人戏称,腐植酸就像大火锅,里面元素越丰富,味道就越好,创造性就越足!
为什么要“腐植酸 +”?
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需要转型升级,需要创新,腐植酸行业亦不例外。
为什么大家热衷于“腐植酸 +”呢?
笔者咨询了业内几家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的负责人。
拉多美营销中心总经理林生梁介绍,随着对腐植酸物质的了解不断深入,企业逐渐认识到这类物质在产地、原料、工艺、各环节产物上具有不同特性。因为腐植酸既可以成为增效剂,本身也可以是载体,因此,根据不同土壤环境、植物需求、种植模式,对此类物质的有针对性的细分研发创新空间仍然不小。
进行创新,添加新的功能使之更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助力品质农业,提升厂商的销量及利润率,是多数企业做“腐植酸 +”的出发点。
李宝庆介绍,黑色生态腐植酸产品销售收入 5 年中增长 4 倍。目前大部分肥料企业在生产推广“腐植酸 +”产品,复合肥行业甚至出现了无黑肥不销售的局面。
腐植酸的广谱功能已经无法再轻易打动使用者,比如仅告知用户腐植酸可以改良土壤,可以促根、抗逆等,这些都不再成为打动用户的点。因此,田本农化工业品部总监童雷霆认为,探究腐植酸在细分领域的突出功能,且以工艺优化该功能的覆盖面和稳定表达,真正便于使用,便于观测,且能稳定地被验证,那推广就不会太费力。
大家总在纠结痛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归根究底是产品力的问题。产品力足够了,推广就成了点缀。
广西勤德技术总监余荣升也表示,随着经销商和用户对腐植酸产品的认知越来越成熟,高价格产品逐渐回归理性,产品定位和推广重点应该放在解决作物自身生长与健康问题和环境胁迫两个方向。
总之,一句话,“腐植酸 +”是产业发展的需要。
“腐植酸 +”都加什么?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法定代表人、名誉会长曾宪成一直强调发展腐植酸要拥有“三观”:自主发展观(“煤炭腐植酸营养效素 + 化学养分材料”推动腐植酸肥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集成发展观(“腐植酸 + 化肥”推动肥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观(腐植酸肥料田间应用前景广阔)。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腐植酸 +”可以加一切?
“腐植酸 + 化肥”,这已经成了基本操作。像农大肥业、心连心、拉多美等都是这样,目前市场占有率也比较高。通过生产工艺上的创新降低生产的损耗实现产品降价。另外做好土壤对农业生产作用的科普,从而提高腐植酸复合肥普及率,广泛而充分地发挥腐植酸复合肥料与传统氮磷钾复合肥相比减肥增效的优点。
在 3 月 5 日召开的 2023 年“腐植酸 +”护理中国土壤健康高峰论坛上,我们可以看到,腐植酸肥料的朋友圈在快速壮大。
包括湖北宜化、云天化、青海盐湖、明水化工、瓮福集团、润银生物、华鲁恒升、金山化工等企业已经或者有意向和农大肥业合作,做产品的迭代。
正如湖北宜化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建所言,双方不只在传统产品中坚定合作关系,更会在新产品领域继续扩大合作,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腐植酸 + 菌剂”是近年来行业内研究比较多的。
陕西鼎天济农腐植酸制品有限公司市场中心总经理韩新爱表示,从扩展角度来看,一种物质不可能做完所有事情。从土壤来说,腐植酸在优化土壤环境的同时,也需要优秀的菌剂及其代谢产物的配合,从而达到对土壤生态的良性建立。
而腐植酸与菌剂复配产品的开发,即如何让优秀菌能在腐植酸中存活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繁殖,尤其是液体产品,对于腐植酸或者微生物从业者来说,也是一个研发挑战。
也有不少企业在研究“腐植酸 + 农药”。腐植酸可以缓释增效农药;降低农药分解率,提高农药稳定性;降低农药毒性;可作为农药的吸附剂,减少农药进入环境的量,等等。
细分领域各自辉煌
市场充满机会,但是对于每个企业而言,机会并不均等,只有拥有独特生产工艺和技术壁垒的企业才能经久不衰。所以,企业都在找自己优势的点去切入。
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义新介绍,茂盛生物的侧重点在于腐植酸型矿源微生物菌剂。
2022—2025 年将是腐植酸型矿源微生物菌剂快速发展的井喷期,保守估计 2022 年腐植酸型矿源微生物菌剂的国内市场容量为 80 亿元,并以 20% 以上的复合年增长率递增,2025 年将达到 150 亿元。
目前国内腐植酸型矿源微生物菌剂的龙头企业有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澳佳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工艺各有差别,产品侧重点及主抓市场有所不同,形成不同的优势。
周义新预测,根据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公布的市场占有率数据,2020—2022 年茂盛生物主导产品腐植酸型矿源微生物菌剂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约为28%。
拉多美则在腐植酸钾复合肥上发力,不仅在行业内率先掌握了腐植酸钾高塔复合肥生产核心技术,更是突破高塔腐钾再活化技术。2020 年 7 月,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与拉多美集团达成协议,合力推进“腐植酸钾复合肥全国百县示范项目”。
鼎天济农是高浓度腐植酸的代表,一直致力于以高浓度腐植酸产品为核心的土壤改良类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无论在哪个细分赛道上发力,能找到自己的生态位是最重要的。
应用领域广阔、需求量大、机遇满满是每一个腐植酸领域从业者的心声。但是,各主要生产企业也都坦言,行业还存在问题。
一部分企业野蛮生长,因享受到了产业的发展红利而急剧膨胀,又急剧收缩,淡出公众视线。
一部分企业韧性发展,从始至终严苛要求自己,坚持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产品,则稳健前进。
产地、原料、工艺带来的特性不同
李宝庆表示,腐植酸应用领域广阔,腐植酸角色多样,机遇满满;腐植酸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管理不够规范,环保问题突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亟须提高 ;原料储量很大,区域分布不均,不同矿点甚至同一矿点不同位置差异显著,优质原料紧俏 ;产品受原料、工艺设备影响较大。
随着对腐植酸物质的了解不断深入,行业开始认识到这类物质在产地、原料、工艺、各环节产物上的不同特性。
质量、价格参差不齐
另外,质量参差不齐、标准多、价格差距大,也是很多企业头疼的问题。
市面上腐植酸钾肥料品质良莠不齐,很多种植户也不太了解如何鉴别腐植酸钾肥料的优劣,一味地关注价格,给了投机者可趁之机。拉多美重点要做的就是引导用户正确认识和鉴别腐植酸钾肥料产品的优劣,把关注价格的目光,转移到关注效果上来。比起迎合市场产品多样化的竞争,拉多美更倾向于坚持满足种植户对好肥料的简单需求。
余荣升建议企业要多下功夫在技术方面做出创新,只有真正“做技术、做产品、做服务”的企业才能经久不衰。应该规矩踏实做产品,不应将心思花在包装上的投机取巧以及比拼价格上,应以实实在在的田间效果作为依据,以产品价值决定价格。
对市场的理性教育和对材料的深度理解
近几年,伴随腐植酸涉农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腐植酸基础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却也出现了秩序混乱的现象。当前,腐植酸基础产品已经成为绿色农业、水肥一体化、品质农业、低碳农业、水产养殖业等重点选择的对象,郭建林介绍,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良好的腐植酸市场环境,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无序化竞争,坚持做到腐植酸基础产品保质保价供给,进一步推进腐植酸基础产品高质量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或许,每一个品类过了野蛮发展阶段,优势企业所要面临的都将是:对市场的理性教育和对材料的深度理解。
正如童雷霆所说,生物刺激素正在经历的阶段也是百年前 NPK 推广使用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企业承担的历史任务就有对市场的理性教育和对资料的深度理解和掌握。因此,两类企业将会占据优势 :对资源有掌控能力的,对材料有深刻理解和研究的(能始终获得额外价值,有可能将对腐植酸功能的开发和利用发挥到极致的)。当然这两类企业的最终形态必然都是有体量支撑的。
忽视了田间的实际应用
除原料的来源、企业本身的问题之外,很多企业将目光投注于应用市场。
韩新爱认为,经销商和种植户对腐植酸产品的效果都比较认可,但种植户对于腐植酸产品效果的认知主要停留在刺激根系生长方面,对于腐植酸改良土壤、提高作物抗逆性、平衡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方面的认知还不足。深挖腐植酸应用技术的厂家和产品比较少,大部分产品的推广还是停留在产品配方差异化、价格竞争等。
当前对于腐植酸行业的竞争,企业的关注点更多停留在工艺等上游,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田间的实际应用,如 :过于强调腐植酸小分子在作物上的效果、黄腐酸的含量,但真正在土壤中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的却是大分子腐植酸,这就舍本逐末了。
农业农村部腐植酸类肥料重点实验室农大肥业农科院郭新送也强调了应用的重要性,新产品一定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来研发,基于用户需求去做市场服务。企业既是产品开发组织,又是服务组织,开发的是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是终端需求,一切以用户满意为导向。
农大肥业连续举办了 8 届 “农大腐植酸杯”中国优质农产品挑战世界吉尼斯活动,在种植户、农场主心中打造了良好口碑。
扩宽原料来源
有专家提议:要拓宽腐植酸的来源,褐煤资源有限,能不能考虑把秸秆等作为来源 ;企业能否考虑作物长期定位的研究 ;企业能否做腐植酸肥料的作用数据(对作物品质、人体健康的影响)。
就企业端而言,企业也认可这类观点。韩新爱表示,腐植酸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从纵深来看,需要愈发细化各个环节,如腐植酸田间应用的数据收集,不止于产量、品质方面,还有土壤指标方面。土壤于我们是一个黑色体系,不同来源的腐植酸对于土壤的改善会有不同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应关注腐植酸土壤微结构的构建,从微观角度观察团粒的变化。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隐形冠军的概念 :不广为人知,但在细分行业全球数一数二。
腐植酸行业也有这样的隐形冠军,更有一群在腐植酸行业坚持的长期主义者。
什么是长期主义?
所谓的长期主义,就是每一次小的坚持、小的进步后,依然觉得“坚持”是正确的。长期主义不是坚持重复一件正确的大事,而是坚持改进一件件小事。
专注一个赛道,成为引领者,就意味着要面对新的不确定性。正如理查德·布兰森所说,勇敢者未必永生,但怯懦者未曾活过。
农大肥业一直坚守腐植酸赛道,不断精进技术和产品,是全国腐植酸肥料行业“单项冠军”。农大肥业董事长马学文一直强调,提高供货效率,系统降低成本 ;让更多的农民,用上更好的肥料。
笔者记得澳佳生态刚新三板上市的时候,笔者问其创始人,为什么 20 年坚守一个小而偏僻的赛道,做一个不“热”的产品?当时澳佳生态董事长冯广祥这样回答 :他就笃定了腐植酸肥料,专注打造健康土壤与优化营养的技术。
由此可见,腐植酸行业的长期主义者的两大法宝 :专注一个赛道,专注技术。
用自身的技术不断迭代产品、品牌,使其更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渠道和企业同频共振,就可以使产业增长的波动周期更平缓。
据余荣升介绍,腐植酸目前是国内所有生物刺激剂产品中应用最广泛、使用量最大、认可度最高的产品,矿源腐植酸优势企业有新疆黑色科技、山西林海、陕西鼎天济农、优美柯等,生物源黄腐酸代表性企业有广西勤德、安琪酵母、乐斯福等,在各自细分市场各显春秋。
小结:技术迭代、探究细分领域是价值成长之路 “所有的变革,都是在边缘发生的。” 虽然行业目前仍在高速发展,但是有远见的企业依然选择在行业的高光时刻,开始布局未来。部分企业已经抓到一条定位精准、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样价格下功能指标最好;同样功能指标下,价格最低。 在调研中,有企业表示未来将通过原料本地化、产能规模化、产品差异化、生产节能化、设备自动化、研发聚焦化、人员专业化、机构一体化来实现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也有企业在树立自己在细分领域的优势。 腐植酸是个混合物,关于腐植酸特性及功能可挖掘的内容还非常多,随着未来对腐植酸的深入研究,腐植酸一定能够给我们的农业带来惊喜。 另外,我们也需要看到行业的一个痛点:腐植酸只见品类,不见品牌。 大家都知道黑色的肥料好,好像市场上并没有特别强势的腐植酸品牌,市场集中度仍然不高。 今天的腐植酸细分品类,只有真正解决了品质、定位、品牌、供应链、渠道、消费市场培育等问题,才可以快速告别野蛮生长,也只有经过大浪淘沙,腐植酸才可能走向依靠品牌和品质取胜的健康、可持续的新时代。 我们相信,对于未来腐植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言,每一个腐植酸赛道上的坚持者、研发者,都在给奔赴春天的腐植酸高铁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