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增效技术论坛|张超一:生物增效技术前景广阔
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科学院院长张超一
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科学院院长张超一针对海大核“芯”SE创新技术体系现场为大家讲解了生物增效技术在增效肥料上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
在他看来,农业绿色高效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面源污染、碳中和、土壤微生态、土壤障碍、养分吸收利用、科学合理用肥、逆境胁迫、作物品质提升等问题。
张超一认为,增效技术是增效肥料发展的关键。
增效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物理增控释肥料技术:
通过在肥料颗粒外包覆一层膜从而控制肥料中养分的释放速度,代表性产品是硫包衣型以及树脂包衣。
生物增效:
通过在肥料中添加生物基增效成分,例如海藻酸、氨基酸、甲壳素等,达到肥料增效、调理土壤、刺激作物等功能效果。
化学增效:
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
通过抑制土壤中脲酶/硝化细菌的活性,提高氮肥吸收利用效率;脲甲醛类缓释肥料;
通过将氮素以化学键的形式与脲甲醛结合,从源头上控制氮的释放速度。
张超一表示,生物增效技术具有绿色、降本、增效、提质的效果,分为增效成分开发技术;增效成分添加技术;增效肥料应用技术等。
他说,这些年增效肥料市场份额扩大,增效肥料市场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也存在琳琅满目、多而不强、标准不统一、遇到可持续发展障碍等问题。
张超一说,海大生物拥有科技与创新是驱动行业发展的核芯动力,安全可靠的生物资源、成熟稳定的生物技术、科学产业化转化设备、长期持续的创新能力。其中,双海藻酶酵耦合提取技术、细胞生物合成技术、新生物基化合物创制技术属顶级水平。
具体表现为,双海藻酶酵耦合提取技术让海藻活性成分提取率提高了60-70%,活性更高,海藻活性成分提取和保留技术国际领先水平;海藻多糖SEAD-30技术则具有高含量、高活性、强螯合、强稳定的优秀基因。
细胞生物合成技术则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代谢调控、通路改造等路径,匹配智能制造工艺设备,显著提高目标发酵产物表达量;6倍APAA可以显著提高作物体内抗逆性内源激素的表达,促进可溶性糖等物质的积累,维持渗透平衡;高活性刺激根系空间结构,活化磷素协同增效。
新生物基化合物创制技术是通过生物修饰靶向引入新的功能活性基团,增强功能性
对原有基团进行修饰,生物活性提高30%。且有增强光合、促进积累、高产高质的作用;GALA可以有效提高作物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水平。
在张超一看来,增效成分不再是万金油,回归产品功能效果,农药企业向肥料融合,生测推广技术愈发重要。
“资源整合,跨学科融合,技术集成化,合成生物学,生物发酵的背景下,增效成分由小而乱向资源技术密集型、规模化企业倾斜,增效品牌强化已成为发展趋势。”张超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