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低迷,高端产品才更有市场!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市场行情越不好,高端产品应该越不好卖才对。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农资与市场》调研小组在广西、辽宁等地走访市场时发现,即使今年的农资市场非常低迷、非常艰难,依旧有不少高端产品实现了一定的增长,依旧有不少平台商取得了不错的增长。
这些取得增长的平台商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手握好产品,抓住了大趋势品类的风向标产品;走在田间一线,能做出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聚焦优质客户和用户,能够服务品质种植户,真正帮助他们种出高品质的农产品;具有产销资源等等。
其实这不难理解,市场的行情低迷,其根源在于农产品的品质没有上来。不管是广西的柑橘,还是大连的樱桃,价格都和品质息息相关。只要能种出高品质的农产品,不管市场行情如何低迷,都能卖出一个高价格;果品品质不好,行情再好,也卖不上好价钱。
当种植户开始关注果品品质和投入的性价比时,高端产品的价值就能体现出来了。
正如桂林富成农资公司总经理秦艳城所说,当前行情下,小规模种植依旧可以赚钱,而随着柑橘病虫害越来越难防控,高端稳定的产品依旧有市场。
这意味着农资市场“流量红利”的结束、“品质红利“的来临!
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在其新作《人心红利》一书中表示:“2020年,中国两个红利结束了:人口红利结束了,很多行业进入存量博弈;流量红利结束了,流量成本持续上升,流量天花板开始出现。”
中国市场被红利的东风推着前行的好时代结束了,未来要靠自己“主动增长”!换句话说,就是“容易赚的钱没了,以后大家都得做更辛苦的事。”
农资行业目前正是这种状况。
农资行业被动进入“存量博弈”时代,各企业创新不断,模仿不止,使得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争抢生意”越来越激烈,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量价齐杀。
农资行业“曾经的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大家都做得越来越难,利润越来越低,想的办法越来越多,但是周期越来越短,不可持续。
这个时候,农资产品单纯高毛利驱动的时代已经过去,靠差异化产品和服务驱动带来的良性增长,才是行业的未来。
“大家都在说这两年柑橘难做,但是在沃柑之前,做香蕉的经销商也一样挺了过来。对于广西市场来说,作物丰富,价格起起落落是常态。”南宁保民丰利民农资林允表示,对于从业者来说,应该适应这种变化,而不是每年抱怨却不去改变。
对于农资经销商来讲,越是在市场不好的年份,越不能只盯着困难,只想着果品价格低,农资不好卖;越是要从市场的需求和农户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帮助种植户种出高品质的水果,提升果价。
无品质,不持续;无服务,不未来。这不仅仅是未来农业种植的发展趋势,也是农资经营的准则。农资人,是时候摒弃传统思维,关注品质种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