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花生大会||周曙东教授:以品牌战略推动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南京农业大学电子商务与品牌研究中心 周曙东教授
政策背景与产业机遇
根据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国正着力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其中特别强调挖掘花生扩种潜力。这一潜力主要体现在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单产水平的提高两方面。文件同时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倡导"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
大农业观强调以生产为导向,注重农业资源的整体性和多功能性,突破传统耕地限制,统筹各类国土资源,并延伸至全产业链环节。大食物观则以消费需求为导向,追求食物多样性和营养均衡,推动居民膳食结构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在此背景下,农业农村部实施的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已将82个区域公用品牌纳入新一批培育计划,为花生产业品牌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品牌建设的关键要素
农产品品牌建设包含多个核心要素:首先是品牌名称,通常采用"地名+产品名称"的形式;其次是商标,作为区分商品来源的标志受商标法保护;第三是品牌标志,通过视觉元素传递品牌信息;第四是品牌标准,通过标准化提升产品质量,发展专用花生品种;第五是品牌故事,如茅台酒的巴拿马金奖故事等;第六是品牌广告语,需要简洁有力;第七是品牌证书,包括地理标志认证等;最后是品牌价值评估,量化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价值。
在花生品质指标方面,需关注工艺品质、贮藏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和安全指标,具体包括果形、种皮颜色、油酸/亚油酸比例、蛋白质含量等。通过标准建设,可以发展高油酸花生、烘焙专用花生、花生酱专用花生等特色产品。
品牌建设实施策略
农产品品牌建设需要系统化的策略:首先是品牌策划,团队需包含懂农业的专业人员,明确产品定位和市场分析;其次是品牌标志设计;第三是品牌实施,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需地方政府牵头,协调各方关系,制定标准,打造产业链;第四是品牌运营,解决机构、人员和经费问题;第五是品牌授权与监管,处理好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第六是品牌证书申请;第七是品牌宣传,创新宣传方式;最后是品牌维护,防止假冒伪劣产品。
品牌管理的木桶效应
品牌建设成效取决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根据木桶效应理论,品牌管理的短板将制约整体效果。因此,需要系统解决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包括策划、实施、运营、宣传、维护等各个方面。只有全方位提升管理水平,才能真正打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花生产业品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