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草莓红蜘蛛绿色防控技术
红蜘蛛是草莓上的重要有害生物,因棚室内环境条件适宜其发生繁殖,在草莓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危害,尤以开花挂果期最为严重。当前,草莓移栽定植基本结束,各地要坚持治早治小的原则,做好早期监测预警,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压低红蜘蛛虫口基数,为草莓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奠定基础。
1 危害种类
目前,危害我省草莓的红蜘蛛主要有两种,包括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其中,二斑叶螨体型小、繁殖快、适应能力强,是造成危害的主要种群。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它常表现为绿色,食物不足时表现为黄色或白色。
2 危害症状
红蜘蛛通常以成螨、若螨在草莓叶背刺吸汁液。草莓苗定植期,如果种苗带虫或红蜘蛛从周边寄主迁入,大棚盖膜后在草莓下部叶片上就可查见。发生初期,受害叶片背面主脉两侧出现黄白色至灰白色小斑点,叶片变成灰白色,叶面失绿变黄。危害严重时,叶片发黄干枯似火烧状,成片结网,被害植株矮化早衰;开花期还会造成果实缩小硬实,畸形果增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3 绿色防控技术
草莓红蜘蛛防控要从早期开始,统筹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既要控制害螨发生,又要降低农药使用量,保证草莓质量安全。
一是摘除受害株老叶。去老叶是防控红蜘蛛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摘除草莓底层有虫叶片、有丝网、叶背发红的叶片、及受害较重的花和果,每侧芽留3~4片功能叶,正常植株每侧芽留5~6片功能叶。
二是释放生物天敌。秋季定植且大棚薄膜覆盖后,对红蜘蛛发生田,可撒施捕食螨(胡瓜钝绥满、巴氏新小植绥螨、智利小植绥螨等)进行防治,不同发生程度释放数量不同,具体参照附表。每30天释放一次,根据红蜘蛛发生程度,连续释放2~3次。目前市售捕食螨种类较多,要根据捕食螨种类与捕食特性、害螨发生情况及释放技术要求等科学释放。
三是药剂防控。早期定植后发生红蜘蛛危害,可选用生物药剂防控,如0.5%苦参碱1000~1500倍、0.1%藜芦根茎提取物120~140克/亩等;也可选用43%联苯肼酯悬浮剂10-30毫升/亩、110克/升乙螨唑悬浮剂3500~5000倍液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控,每种药剂每个生长季使用不超过2次。施药时注意避开阴雨天,并且要喷洒到叶片背面。施用化学药剂时添加可提高药液粘附性的助剂,或者使用静电喷雾器施药。
附表:释放捕食螨防控草莓红蜘蛛技术要求
来源: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江苏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绿色防控创新团队、江苏省草莓(含蓝莓、黑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