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种子为基。有种才能有粮,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春华灼灼,秋实离离。眼下正是农作物生长旺季,也是品种观摩的关键季节,品种好不好,到田里一看便知,但如果田里苗疏苗不壮,是否与种子质量有关?近年来,各地种子质量纠纷案件时有发生。为了保护和推广优质种质资源,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种子领域的核心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农作物
农财网农化宝典 2025/7/24 14:39:55
近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曝光一起假劣种子案,涉案损失接近1800万元。在去年春天,江西共青城市江益镇的中药种植大户王建伟,在其承租的50亩土地上播下了中草药种子——白术。他贷款购买种子、雇佣人工、除草施肥,期待能靠种白术有所收获。但是,几个月过去,他等来的不是丰收,而是满地的荒芜和上百万元的亏损。本应茁壮生长的白术药苗,被鸭跖草这一杂草所大面积取代,仅仅有少量的白术幼苗零零星星地夹杂其中,而且成
中央电视台 2025/7/16 9:35:29
近日,央视财经推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系列调查报道,聚焦玉米种业发展现状。报道深入山东、河南、甘肃等主产区及制种基地,揭示出我国玉米种业在取得国产种主导地位的同时,仍面临品种同质化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挑战,而破解困境需从种质资源保护、育种技术突破等层面系统发力。国产种主导市场背后的 “品种焦虑”:同质化难题凸显在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地区,国产玉米种子种植面积占比超95%,凭借对本土环境的适应性牢牢
央视网 2025/7/4 16:03:20
公司用未经申报命名、备案、检疫的新品玉米种子冒充品牌玉米种子销售面对“零口供”困局如何找到关键证据厘清责任链条……公司用未经申报、命名、备案、检疫的新品玉米种子,冒充品牌玉米种子销售。面对“零口供”,湖北省恩施市检察院邀请种业专家介入,引导公安机关查清关键事实。经湖北省恩施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日前,法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A公司罚金30万元,并追缴违法所得45.54万元;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检查日报 2025/7/4 8:58:08
使用黄腐酸钾浸泡玉米种子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增产技术,主要利用黄腐酸钾的生物活性(如促进细胞分裂、提高酶活性、增强抗逆性等)和钾元素的营养作用,来提升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健壮生长。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黄腐酸钾浸泡玉米种子的原理黄腐酸钾是腐殖酸的一种(黄腐酸与钾的结合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羧基、酚羟基等活性基团,同时富含钾(K₂O 含量通常≥5%)。其作用主要包括:激活种子活力:黄腐
庄稼补习班 2025/7/3 8:53:53
2024-2025年度的玉米种子销售季,黄淮海平原的景象与往昔有所不同。本应是玉米种子销售的旺季,但今年的销售季却提前5天左右迎来收官(收官指99%的品种完成销售,还有少量种子因补苗等因素仍在销售中,且销售结束不等于种子卖完。),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退货潮,这一变化背后,释放了哪些信号?01玉米种子退货率高企业内人士透露,今年玉米种子退货率高于去年,东北地区退货率高达70%。根据目前市场
农财网 2025/6/16 8:57:12
2024年,由于粮价低迷,企业库存承压、成本高企,市场竞争加剧,上市种企业绩普遍出现下滑。在今年的第一季度,部分种企的业绩出现回暖,但多数种企业绩依然承压。在统计的12家上市种企中,大北农、农发种业、敦煌种业3家企业实现了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其中,农发种业的营业收入增幅最大,达到85.29%;大北农的净利润增幅最大,达到164.13%。但与此同时,仍有8家上市种企营业收入同比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5/27 16:43:26
近年,种业市场蓬勃发展,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件却如潮水般涌来,将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期两起备受瞩目的侵权案件,更是以高额索赔与天价判赔,敲响了种业创新保卫战的警钟。向日葵侵权案:8000万元索赔背后的种业博弈2024年8月,一场围绕向日葵种子的知识产权纠纷正式爆发。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纸诉状,将甘肃同庆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告上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农财网 2025/5/19 8:49:10
2025年4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公开开庭,对恒某种业有限公司(下称恒某公司)与河南金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某公司)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一案进行公开宣判。办案合议庭当庭针对案件的争议焦点简要阐述了裁判意见,随后宣布撤销原判、依法改判金某公司停止侵害、赔偿恒某公司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共计5354.7万元,并明确了停止侵害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以及迟延履行金等。本案曾作为最高法知产法庭2
人民法院报 2025/4/28 14:15:57
4月以来,受巴西进口大豆到港推迟影响,叠加“五一”节前饲料养殖企业集中备货,国内豆粕市场供需阶段性“错配”,现货价格出现了一波连续上涨行情,部分产业链主体出现跟风抢购现象。实际上,国内市场并不缺进口大豆,前有超量采购的美国大豆,后有4月底陆续大量到港的巴西大豆。预计随着油厂开机率逐步回升,豆粕供应短期紧张局面将很快缓解,“五一”前后豆粕价格就有望高位回落,市场主体大可不必过度担心,保持正常购销节奏
农业农村部 2025/4/28 14:12:24
秋乐种业一季度净利润-448.45万元,同比降382.04%农发种业一季度营收增长85.29%,化肥销量显著提升;一季度净利润5162.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5%神农种业一季报净利润-97.50万元,同比上升88.18%“秋乐种业一季度净利润-448.45万元,同比降382.04%4月25日,秋乐种业公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1919万元,同比下降45.3%;归母净利润亏损44
种业知识局 2025/4/28 9:46:28
2025年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4年)》及2024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李剑、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林文学主持。有关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答复媒体记者。问: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 2025/4/22 9:59:51
生物育种产业发展将由“量变”进入“质变”,种业集中度在大规模并购重组下将进一步提升、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将同步并融合发展、新一代转基因和基因编辑产品将陆续出现、合成生物技术等重大新产品也将出现并实现产业化。农业基因编辑技术将呈五大发展趋势,一是底盘技术多样化;二是衍生技术更加丰富精准,单碱基编辑几乎任意替换;三是递送系统不断完善,基因型(受体)限制不断减弱;四是高效的大片段插入或大片段替换系统(5-
农财网 2025/4/18 15:04:13
4月11日,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和国际水稻研究所Jauhar Ali研究员,联合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Howarth Bouis研究员、中国水稻研究所胡培松院士、美国加尼福利亚大学戴维斯分校Gurdev Khush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李家洋院士、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罗利军研究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谭斌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哈佛大学Walter Willett
种子天下 2025/4/18 15:00:28
传统农业依赖种子改良、化肥增产、农药防害的"三板斧"模式,在过去50年推动全球粮食产量增长超300%。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2010年后全球主要作物单产增速已从年均2.1%降至0.6%,三大技术瓶颈正在制约粮食生产。种子改良方面 遗传多样性限制:传统育种依赖自然突变和人工选择,然而作物遗传多样性有限。例如,现代水稻和玉米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可挖掘的高产基因逐渐减少,导致增
庄稼补习班 2025/4/18 8:53:23
4月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品种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将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品种审定会议初审通过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及相关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期为30日(自2025年4月8日至2025年5月9日)。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目录(一)转
农业农村部 2025/4/10 14:25:20
生物育种技术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国农业生物育种发展成效显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推广面积占比超过95%,良种对作物增产贡献率达45%以上。生物育种技术发展有何趋势,如何提升我国种业创新水平?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24年长城工程科技会议生物育种主题大会上,多位院士专家展开研讨。“随着前沿育种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生物育种正由经验育种、
人民日报 2025/4/9 14:39:37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2/18 16:41:31
全球种子行业正迎来历史性转折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种子市场规模飙升至5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70亿元),较1996年激增3.5倍。这一增长引擎主要来自转基因种子——虽然仅占全球耕地面积的18%,却贡献了近半市场份额。“研发驱动下的产业变革种业研发强度堪比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将14%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远高于农业食品链其他环节。过去30年间,全球已推出137个转基因性状,覆盖12种作物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2/14 16:43:44
“雨水”将至,全国气温逐渐回升,主产区冬小麦陆续返青起身,正是抓好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的关键时期。当前,主产区墒情总体适宜,小麦苗情长势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小麦出现旺长,稻茬小麦苗情偏弱,局地旱象露头。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季气温起伏波动较大,冬春连旱、“倒春寒”发生风险高。同时,病虫草害基数高,防控压力较大。针对当前小麦苗情长势和气象特点,各地要突出控旺长促弱苗、抗春旱防冻害,能早即早、能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2/14 16:40:41
Some representative placeholder content for the first slide.
Some representative placeholder content for the second slide.
Some representative placeholder content for the third sl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