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分享
店内陈列架前,一位农资经销商看着刚进门就瘫坐在椅子上的业务员,无奈地摇头:“又是来歇脚的。”“你们的业务员其实来不来都一样,每次来了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一堆废话之后,我们还要把他当爷给供着!”一位农资经销商私下抱怨道。这并非个例,在今天的农资流通领域,经销商对业务员的微词正演变成普遍的不满情绪。 由于业务拜访的事务性特征明显,周而复始的长期性容易使拜访工作变得枯燥无味,经销商拜访沦为一
特色发展农业 2025/7/14 11:22:35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新媒体已成为各行业竞相角逐的关键领域,农资企业亦不甘示弱,纷纷投身其中,力求开拓新的营销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并实现业务增长。然而,在转型过程中,许多农资企业却不自觉地陷入了“五宗罪”,这些问题犹如重重枷锁,严重制约着其在新媒体领域的发展与突破。第一宗罪:外行指挥内行在农资企业的新媒体转型团队中,常常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企业管理层往往凭借传统农资行业的经验与直觉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7/14 11:20:32
农药市场信息 2025/7/11 10:25:55
我想在大田区开一个大卖场,当时预计的面积是2000-5000平,但是后来我没有开,今天把这个事情的经过给大家说说。年初的时候,大零售还没有那么火,稍微有点苗头,我就关注到了大零售。我们是专门服务农资零售商的,所以我们得走到前面,去帮大家探路。躬身入局,我要去自己做一遍,然后回来再教大家如何做。当时我是这么想的,把自己手里的资源盘点了一下了,预算200万就差不多了。开个这玩意,挣钱不挣钱不重要,重要
每天农资 2025/7/11 10:24:16
今年的农资圈,弥漫着一股焦虑的气息。“今年生意太难做了!”“客户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以为是被隔壁老王抢了生意,结果他比我还惨!”…… 走在乡间的农资店,总能听到老板们类似的抱怨。明明农户的土地没少,农药化肥的用量也没减,可传统农资店的销售额却肉眼可见地往下掉。这消失的生意,到底被谁 “接盘” 了?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悄悄分走农资市场蛋糕的 “新玩家” 和 “跨界者”。PART 01农资大零
一条农资 2025/7/11 10:12:44
农资圈的 “大零售热” 还在升温:2000平以上的大卖场、线上线下联动的服务模式、从产品到技术的全链条覆盖…… 不少人看着同行的热闹,也想下场分一杯羹。但这门生意,远非 “开大店、卖多货” 那么简单 —— 它更像一场系统能力的较量,6道 “生死关” 环环相扣,稍有不慎就可能从 “开张红火” 变成 “关店冷清”。01资金门槛,是横亘在起点的 “隐形高墙”农资大零售的 “大”,首先体现在投入的 “重”
一条农资 2025/7/11 10:09:58
农资会销,这个让行业又爱又恨的模式,始终在 “高效转化” 与 “套路诟病” 之间摇摆。当多数会销还在比拼折扣力度、堆砌套路话术时,真正的高手已经把会销变成了打通品牌战略、团队执行与渠道信任的 “魔法窗口”。本文将系统拆解农资会销的破局逻辑,从战略价值重构到体验革命落地,再到会后服务的闭环设计,让每一场会销都能实现 “品牌声量与收款金额” 的双重爆发。看透会销困局:不是模式失效,是底层逻辑错了农资人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7/11 9:41:29
作为连接的桥梁,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像业务员一样被要求得那么高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需要的业务员也不一样。但是无论经销商还是终端,最喜欢的业务员还是有相似之处的,他们无论对外还是对内都能讨得欢心,游刃有余。作为一名经销商,自然少不了与各厂家的业务人员打交道,接触过的厂家业务员成百上千位。笔者的直观感受就是厂家业务人员的整体能力水平乃至个人素质高低与十年前的业务员不能比。身边的许多经销商同行也都有这
经销商之家 2025/7/10 11:53:27
在近期的农资市场调研中,记者发现有部分渠道商凭借上下游资源与渠道优势,纷纷涉足化肥生产领域。他们有的选择贴牌,有的开展产品定制,甚至还自己建立生产线。这一业务延展,既蕴含着破局的希望,也暗藏着诸多挑战。渠道商转型的核心优势在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控。长期扎根流通环节形成的市场敏感度,使他们能够直接将种植户需求转化为产品定义权,这种“需求反推生产”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生产商“技术本位”的研发逻辑。同时,渠
中国农资传媒 2025/7/10 10:35:52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说:现在大户在网上都有固定的大供货商,直接抛弃乡镇农资店,而且网上的价格还低很多。不过也有网友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后期有问题麻烦的很,顶多就个别大户会在网上买农资,大面积这样做不太可能。那现在的种植大户们到底在跟哪些人合作呢?在我们接触到的大户中有以下3种:01和厂家批发商合作一些千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基本上都是直接找厂家合作,因为规模大农资需求量也大因此对价格
每天农资 2025/7/9 11:54:47
最近到河南周口、驻马店转了一圈,发现去年一条街上有10多家农资店,今年再看就只剩三四家了,而且昨天公众号后台也有朋友留言反馈说,现在倒闭的农资店越来越多了,尤其是一些传统夫妻农资店。据分析目前倒闭的农资店有两种:第一种是:看到别人做农资挺赚钱的,自己也跟着开了一家,但发现进入农资行业2-3年一直找到不到感觉,对做农资也没什么想法,不知道种植户真正的需求,更不懂得怎么选产品做活动,慢慢地客户越来越少
每天农资 2025/7/8 9:30:24
当下,农资大零售可谓是农资行业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从南到北,各种大型农资卖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凭借超大的店面、丰富的品类、看似亲民的价格,再加上新媒体营销的推波助澜,吸引了无数农资人和种植户的目光。但这看似一片光明的领域,真的适合所有人一头扎进去吗?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哪些人不适合干农资大零售。一、资金实力不足者慎入农资大零售,首先 “大” 在规模。大规模意味着大投入。要搞一个能辐射周边几十甚至
一条农资 2025/7/4 14:48:07
农资大零售今年挺火的,不管是话题还是开业的人,都获得了不少关注与讨论,但我想说的是,种植大户并不愿意与大零售合作,农资大零售也无法服务种植大户,只能服务周边200公里以内的散户,这么说的原因有三点:1.价格现在农资大零售已经遍地开花,就光今年六月份就有20多家开门营业在网上做宣传,宣传卖点就是“直通厂家,低价好货”“总面积4000平,价格实惠,省钱更省心”。总结
每天农资 2025/7/4 14:42:57
2025年,农资大零售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农资行业激起千层浪。“门金农资”“丰喆农资”“富美农资”等企业率先布局,新加入的“眉山满禾农资(8000平方)”“金乡沃帝农资(1万平方即将开业)”等,以仓储式大卖场、线上线下融合以及一站式直供模式,迅速吸引了全国农资渠道商的目光,也引发了行业内外对于农资未来走向的热烈讨论。这一模式的爆火,绝非偶然,它深刻反映了农资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与变革需求,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7/4 14:20:30
2025/7/3 17:09:15
农资行业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其“人海战术”营销模式曾一度是众多企业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无论是金正大、史丹利这样的化肥巨头,还是云大科技、诺普信、广西田园等农药领军企业,都凭借庞大的营销团队,通过点对点的服务深入市场,建立起强大的市场影响力。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人海战术”在为企业带来业绩与影响力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成为农资企业寻求进一步发展的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7/3 8:59:21
在农资行业的变革浪潮中,农资大零售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重构传统流通格局。这种起源于山东经作区的新型模式,通过超大规模仓储、全品类整合和数字化运营,正在改写农资行业的竞争规则。然而,这场变革的涟漪所及,不仅是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更是整个产业链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一、传统经销商的生存危机农资大零售的崛起,首当其冲的便是传统经销商群体。在山东某农业县级市,18 家大规模农资零售店已瓜分当地 60
一条农资 2025/7/2 10:22:26
老王是一个我们合作了六年的农资零售商,他是做农资第四年和我们接触的,在一系列的大单品操作下,快速的成长为了当地扛把子,老大的位置,但是在2020年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烦心的事情:当地的代理商在他们乡镇上开了一家旗舰店,开始大规模的打价格战,从除草剂到种子,杀虫剂,复合肥等,几乎全部都是以给零售商的价格对种植户销售。老王的生意一下子就受到了冲击,当年销量直接锐减一半,原来服务2万多亩地,当年种子只卖到了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7/1 10:27:20
说起农资经销商,行业里很多都会说“经销商好啊,能赚到大钱”“你看那谁,做经销商一做就是好几年,肯定利润不少”。是所有农资经销商都好做么?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不一定。做农资经销生意,说白了就是既要跟农资企业“礼尚往来”,又要跟种植户“斗智斗勇”。既要把企业的货卖出去,又要帮农民把地种好。1卖货不比以前轻松笔者在接触过不少经销商之后,发现经销商才是最不好做的。有不少经销商表示,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不像以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6/30 10:19:19
2025年已过大半,不少农资老板直呼生意难做,钱难赚。先看市场竞争,那叫一个惨烈。同行之间杀红了眼,疯狂内卷。线上电商平台,那些农资商家为了抢流量,争排名,跟疯了似的降价促销。一袋成本10元的农药,有人敢5元包邮卖,就为了冲那可怜的销量。线下实体农资店也没躲过这场“劫”,一个小乡镇,可能就那么几条街,却恨不得开满十家农资店。家家都搞促销,买一送一、满减优惠,利润
快乐农人驿站 2025/6/27 11: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