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分享
你说,咱们干农资的,是不是每天心里都在琢磨这么一件事——就想找那么一款肥,或者一款药,效果特别神奇,跟别家的完全不一样。最好这市场上,就独独我一家有,别人想仿都仿不来。是不是做梦都想着,能有这么一个独家产品,配方是独门的,效果是拔尖的,别人压根儿没有。要真能这样,那生意做起来,不就等于是一家独大的好买卖了吗?我敢说,在座的各位,十个有九个都做过这个梦。但今天,我得给大家泼盆冷水,醒一醒——这种‘独
老赵农资笔记 2025/10/17 11:21:47
近两年很多乡镇的农资店都开始拒绝赊销了,有零售商停止赊销后还迎来了逆袭!今年我们接触到的一位零售商,他前两年赊销出去大概50万,但是去年年底收回的货款还不到7万块,最后资金压力太大进货都困难了,所以今年他就直接就拒绝赊销了。但是没想到停止赊销后生意反而迎来了逆转,他说有2点最大的感受:1、停止赊销后不再内耗,专心放到产品和服务上之前因为赊销每个月都要抽一部分时间
每天农资 2025/10/17 11:09:27
秋种临近,正值乡村农资店销售旺季。记者采访发现,冀南一些乡村农资店悄悄关上了赊销的闸门,亮出了“概不欠账”或者“本小利微请主动还账”的提示牌。进一步采访得知,赊销多、要账难、资金周转不开使乡村农资店处境尴尬,一农资店主表示,“宁可不卖也不赊欠”是无奈的抉择。邢台市内丘县金店镇某村级农资店3年累计赊销70多万元,今年麦收后要了两个多月账,才收回八九万元,流动资金短缺,已无法给厂家打款订货,只好在店内
燕赵农村报 2025/10/17 10:02:40
农资店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开设店铺的门槛不高,因此在乡村大地上农资店数量不在少数,但是想要做好农资店并不容易,有很多农资店老板都很容易陷入误区,下面这几条“倒闭信号”如果农资店符合2条就很危险了。01有产品,没技术农资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农资店老板靠什么来吸引客户,如果只依靠产品那么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很多种植户对于产品的需求十分稳定,而且一个地方肯定有多个农资店,这个时候就要靠技术作为店铺亮点,
农财网农化宝典 2025/10/16 10:30:43
最近被问到比较多的问题是明年农资怎么做?明年怎么做?你今年做的好的事情明年继续重复去做就行了啊!大多数人会说今年我感觉我做的一塌糊涂没有做的好的地方啊!这不可能,除非你今年摆烂了什么都没做,否则的话你一定是可以找到一些比较好的点的,只是你没有认真的去梳理和总结过罢了!今天给大家聊聊如何做总结和规划。简单点做就是:第一步:把今年做的事情挨个写出来。第二步:分析这些事情,哪些做的对自己生意有帮助,哪些
每天农资 2025/10/16 10:27:30
随着全球农药市场进入一个充满挑战的新阶段——增长放缓、供过于求以及利润空间缩减——中国的农药企业正在寻找新的出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这条路不再依赖大宗原药,而是建立在新分子和即将到期专利化合物的基础上,这些产品能在饱和的全球市场中提供竞争优势。“仅仅依靠对跨国公司的B2B销售已不再是一种可持续的增长战略。”SPM生物科技公司市场总监、《中国价格指数》撰稿人David Li说道,“中国供应商必须重
开博化工 2025/10/16 9:56:52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长期跑乡镇农资店,细细品味,那感觉活脱脱就是一场江湖门派之争。现在这农资圈里,明显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老江湖”。这些老哥在乡镇上扎根二三十年,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去他店里坐坐,递根烟,聊不上三句,他准跟你叹气:“兄弟,说实在的,这行当越来越难做了!”老百姓手头紧,舍不得投入,连化肥都挑便宜的买。你推荐个新产品,他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碰不碰,这玩意儿没经过验证,老百姓不认,
老赵农资笔记 2025/10/15 11:42:20
农资店的叔叔阿姨,兄弟姐妹们……咱们关起门来说点干货:你是不是拿着厂家的彩页,感觉遍地是黄金?是不是开完招商会,热血沸腾觉得明年就能换车?是不是看完示范田,觉得这产品不推就像丢了几百万?结果呢?货压了一仓库,问题出了一大堆,当初拍着胸脯保证的业务员,电话都快打不通了!今天,我们讲明白一个事,那就是你听到的、看到的,和你亲身经历的,根本就是三码事!你“听到”的——一场精心策划的“洗脑”想想那些会议:
老赵农资笔记 2025/10/15 11:41:19
“李老板,你卖的除草剂把我家苗都打黄了!你看咋办”电话那头,声音气急败坏。你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想起上周反复叮嘱他“雨后叶湿不能打药”的场景。当时他满口“知道了”,转头就忘了干净。干农资的兄弟姐妹们,这种 “好心被狗咬”的闷亏,咱们吃得还少吗?今天就把话撂这儿:不是所有农户,都值得你掏心掏肺! 把时间和精力留给那些信任你、懂感恩的好客户,你的生意才能省心又长久。下面这5种人,遇上了,我劝你趁早远离!
老赵农资笔记 2025/10/15 11:39:00
者在讲课时,提到一个鲜明的观点:千万不要让你的产品在市场上“裸奔”!这句话是啥意思呢?每一个新产品从研发立项开始,我们就按照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态势、企业自身定位来规划,完成配方研发、生测、到生产,从产品靶标定位、价格体系与渠道选择、到推广方案与促销政策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完成这些流程可能需时几个月至一两年,比如肥料产品;也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数年,比如农药产品。每一个产品,千辛万苦研发生产出来,直
菜头农业说 2025/10/15 11:36:05
近几年农资行业在不断的洗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现象,那就生意好的农资店越做越大,而生意差的农资店则越来越差,所以农资行业两级分化已是必然。未来很可能20%的大店占据80%的市场,而剩余的80%的店铺只能在20%的市场里相互厮杀,最后要么艰难度日要么关门离场原因有2个方面: 1、资源产品会严重倾斜 越是做得好的零售商,相对来说选择的权利就更多,资源也会越来越多,
每天农资 2025/10/15 10:55:13
便宜就没好货吗?每次我说大家如果不专业尽可能的还是不要去寻找太便宜的东西,就会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今天趁着假期没事花费点时间把这个事情回答一下。有,但是得看你能不能慧眼识珠,从便宜货里找出来好货。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不知道那些没脑子的人能不能想清楚。现在有两箱苹果,每一箱里面都有一百个苹果,其中一箱卖一百块钱一个,这一箱苹果里有五个是烂苹果,另外一箱卖50一个,这一箱里面只有十个好的苹果。如果是你,你
每天农资 2025/10/13 11:39:08
农资生意看似门槛不高但真想做好却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干农资的,尤其是下面这5类人做农资太委屈:1、脸皮太薄的人农资生意本质是商业行为,做生意就需要主动推销、讨价还价、催收货款,而这些恰恰是脸皮薄的人最不擅长的事。他们往往害怕被拒绝,不敢主动向种植户推荐新产品;不好意思开口要账,遇争执时选择忍气吞声怕伤和气。所以脸皮很薄的人劝你趁早别做农资生意,因为农资这
每天农资 2025/10/13 11:29:26
对乡镇农资店来说,“主动对接厂家”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之所以必须大胆迈出这一步,核心原因可从“趋势不可逆”“自身得实惠”“风险可控制”三个维度说透,每一条都直接关系到门店的生意死活。一、先看趋势:不主动对接,就会被行业“甩在身后”现在的农资市场,早已不是“守着门店等客来”的时代,渠道变革的浪潮里,“被动依赖代理商”的门店,只会慢慢失去竞争力。1.信息透明化,代理商的“中
老赵农资笔记 2025/10/13 11:25:46
聊起农资店的难处,十个老板里有九个会叹“赊销”的苦。现在刷短视频、看行业文章,到处都是博主说“搞农技服务就能破赊销”“选好产品就能让农户现金买”,听着挺有道理,可真到店里试试就知道——请来农技员坐店,农户该赊还是赊;进了最好的肥料,照样有人说“秋收卖了粮就给你结”。不是咱农资人执行力差,是这些招儿,压根没摸到赊销的根儿。你看快消行业,20年前小超市也常跟批发商赊货,可现在呢?超市收的都是现钱,给上
老赵农资笔记 2025/10/13 9:43:13
虽然在做新媒体,但一直没流量,咨询更少!现在做新媒体还有机会吗?行业风口是不是已经过去了?那些新媒体做起来的企业,到底怎么做的?……今年,农资企业做新媒体是越来越难,平台规则越来越严,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大家困惑不已,这新媒体到底要不要做?其实,现在要想做好新媒体,真正需要的是思维的转变,要找对方法,从账号搭建到流量获取,从问题破解到线上线下协同,每一步都需要专业与坚持。短视频+直播两手抓所有的账号想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10/9 10:23:15
2025年的农药行业,比很多人想象的热闹得多。表面看,价格波动趋缓、出口形势平平,似乎回到了平静期。但只要翻开行业投融资数据,就会发现——暗潮涌动。有人在收缩战线,也有人在悄悄“拼版图”。01政策之手,推着棋局走向新一轮洗牌“十四五”规划早早画下硬指标:到2025年化学农药使用量要再降10%,并要诞生10家产值超50亿元的领军企业。《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让不少中小原药企业的环保改造成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2025/10/9 10:14:14
过去二十多年间,农资店如路边野草般肆意生长,可又如同野草般不断被市场“收割”。到了2025年,行业步入“死亡高发阶段”,众多门店纷纷关门歇业。有人将原因归结于行情低迷,有人则抱怨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但实际上,致使一家农资店走向衰败的,绝非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致命打击。以下这“十种死法”,在现实中都真实存在着。01被电商、大零售价格战打死自2020年起,农资电商迅猛发展,价格战此起彼伏
农领袖大讲堂 2025/10/9 9:57:36
在当前农药行业竞争白热化、价格战频发的内卷背景下,产品经理岗位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危机之中往往蕴藏转机,这也正是我们重新审视角色定位、挖掘独特价值的契机。回顾农药市场的早期阶段,销售为王是普遍共识。在多数国内农药企业中,产品经理往往身兼数职——“产品管理员”“市场推广员”“技术老师”……看似无所不能,却难以直接带来业绩增长。特别进入2024年,那个“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然远去。促销战、渠道战、
农药的那点事 2025/9/29 10:03:01
停滞,就是最大的经营危机!各种成本持续上涨,加上通货膨胀的隐性侵蚀,有些企业利润正在缩水,甚至悄然步入亏损。越是增长乏力,自己越容易陷入致命陷阱:短视、盲目、随意。为了快速拉升业绩,有些团队不惜牺牲客户信任:随意承诺、欺骗客户。这不仅断送了长远合作,更会为企业口碑蒙羞。许多销售为了签单,轻率答应客户各种要求。等到交付阶段,才发现公司根本无力实现。客户很失望,后续合作困难,口碑受损。这一点在每年旺季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9/28 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