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杀菌剂丙森锌的市场前景分析,风险与机遇共存!

作者:农博生物 2023/8/16 10:38:30
丙森锌是20世纪60年代拜耳公司研制开发的广谱性杀菌剂。与其他丙森系列杀菌剂有共同特点,均为预防性保护杀菌剂。通用名称为Propineb,别名:安泰生、泰生、甲基代森锌,结构式如图1。图1丙森锌结构式作用机理丙森锌,全称丙烯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为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作用机理是抑制蛋白质合成,具有选择性,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和蛋白质的合成,能抑制孢子的侵染和萌发,同时能抑制菌丝体的生长,导致其变形

丙森锌是20世纪60年代拜耳公司研制开发的广谱性杀菌剂。

图片

与其他丙森系列杀菌剂有共同特点,均为预防性保护杀菌剂。通用名称为Propineb,别名:安泰生、泰生、甲基代森锌,结构式如图1。


图片

图1丙森锌结构式



作用机理


丙森锌,全称丙烯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为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作用机理是抑制蛋白质合成,具有选择性,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和蛋白质的合成,能抑制孢子的侵染和萌发,同时能抑制菌丝体的生长,导致其变形、死亡。且该药含有易于被作物吸收的锌元素,有利于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果实的品质。


国内登记

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至2023年8月9日,我国丙森锌登记的有效证件有159个,其中,原药3个,母药1个,母粉1个,单剂52个,复配制剂102个。单剂主要为70%WP,其次有70%WG、80%WP、80%WG等;复配主要是丙森锌+戊唑醇、丙森锌+吡唑醚菌酯、丙森锌+烯酰吗啉、丙森锌+多菌灵等,其他登记的复配见下表。登记的剂型有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登记作物以苹果、黄瓜、马铃薯、番茄、葡萄、水稻、西瓜等农作物为主,防治的主要病害是斑点落叶病、霜霉病、炭疽病、早疫病、晚疫病等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的病害。使用方法为喷雾。


图片



国际市场分析

丙森锌的生产前十大国家是中国(31.01%)、哥伦比亚(26.14%)、印度(15.42%)、德国(10.27%)、荷兰(9.23%)、比利时(2.66%)、保加利亚(1.41%)、哥斯达黎加(1.12%)、美国(0.75%)、瑞士(0.42%)等。

进口前十大国家是厄瓜多尔(26.59%)、秘鲁(21.10%)、哥伦比亚(11.06%)、越南(10.28%)、印度尼西亚(5.98%)、泰国(5.82%)、印度(5.16%)、墨西哥(2.21%)、巴基斯坦(1.80%)、中国台湾(1.68%)等。

可混配有效成分

丙森锌有很强的复配能力,可以和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等21种成分复配,增强了杀菌谱和作用范围。除此之外,还整理了国内目前对丙森锌混配研究,具体如下:

螺环菌胺和丙森锌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螺环菌胺与丙森锌的质量比为1~90:1~90。该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禾谷类、果树、蔬菜病害,具有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降低了应用成本,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单剂使用。可以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真菌性病害,尤其可以用于防治白粉病、锈病、霜霉病、早晚疫病等真菌病害,效果好于单剂使用。


丙森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杀菌组合物。设定含量为10000亿芽孢/克的枯草芽孢杆菌原药为100%原药,丙森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100:1。两者作用机制不同,用于防治作物霜霉病协同增效显著,有利于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农药成本。


前景展望




丙森锌与代森锌、代森锰、代森联以及代森锰锌,同属于FRAC编码中的M3组乙撑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EBDCS)。同组成员代森锰锌的禁用,加之丙森锌含锌量较高,极有可能抢占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另一个原因是目前新化合物的推出速度明显放缓,治疗性杀菌剂单一位点易产生抗药性,需要多位点杀菌剂与之复配延长其生命周期。因此,丙森锌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关注的一点是丙森锌已于2018年 3月22日从欧盟农药活性物质批准清单中移除。具体原因如下:


由于部分数据缺失,代谢物PDA的消费者风险评估未能开展。因此,不能进一步确定代谢物PDA的毒性,也未能开展全面的牲畜暴露评估。


另一方面,该物质对非靶标生物存在影响,目前的研究数据不能排除该物质会对蜜蜂幼虫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此外,EFSA强调丙森锌的主要代谢物PTU存在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特性。PTU对甲状腺有内分泌介导的副作用。同时,依据欧盟农药分类与标识法规(CLP法规 (EC) No 1272/2008),该物质被归为生殖毒性2类物质,很可能损害胎儿健康。


综上,关于丙森锌的发展仍需市场的不断考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