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止涨趋稳,后市渐入佳境

作者:中国农资传媒 2022/4/14 9:04:26
2022年一季度,国内钾肥行情延续2021年底货紧价扬的态势。港口62%白钾自提价突破5000元/吨大关。港口货源补充有限,国产钾开工率较低,市场可售现货不足。短期内,国内钾肥市场或将维持货紧价高态势。 氯化钾: 价格高位,现货紧缺 2022年一季度,国内氯化钾市场可流通货源一直处于较为紧缺的状态,尤其东北地区市场货源更为紧张。春节前,国产钾陆续进入冬季检修期,开工率

2022年一季度,国内钾肥行情延续2021年底货紧价扬的态势。港口62%白钾自提价突破5000/吨大关。港口货源补充有限,国产钾开工率较低,市场可售现货不足。短期内,国内钾肥市场或将维持货紧价高态势。 

氯化钾: 

价格高位,现货紧缺 

2022年一季度,国内氯化钾市场可流通货源一直处于较为紧缺的状态,尤其东北地区市场货源更为紧张。春节前,国产钾陆续进入冬季检修期,开工率较低,货源供应紧张。春节期间,白俄罗斯钾肥被制裁成为既定事实,增加了大合同谈判的难度,也加剧了国内货源紧张的局势。春节过后,进口价港口库存量逐渐下降,后续补充有限,可流通货源不足,国产钾开工率维持低位,国内氯化钾市场货源紧张。2月中旬,中国与国际钾肥供应商加拿大钾肥公司(Canpotex)达成海运钾肥进口合约,确定2022年度标准氯化钾进口价格为CFR(成本加运费价格)590美元/吨。但因货到港口需要时间、国产钾肥库存较低、春耕用肥旺季来临,一季度国内氯化钾市场面临一货难求的局面。 

此外,国储钾肥再次竞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钾肥供应紧张的问题。3月下旬,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的消息传出,可谓是给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尤其对大中型复合肥厂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但整体来看,2022年一季度,国内氯化钾市场持续处于供应偏紧的状态。 

价格方面,2022年一季度,国内氯化钾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坚挺的态势。20221月份,随着青海盐湖氯化钾的调价,国内钾肥价格持续拉涨。春假放假之前,港口60%~62%白钾自提价维持在4200~4300/吨。春节假期归来,货源紧缺局面依旧,导致国内氯化钾行情持续坚挺。中国与加拿大钾肥公司达成海运钾肥进口合约后,进口钾肥价持续拉涨,港口62%白钾自提价格涨至5000/吨左右,青海盐湖股份氯化钾上调了400/吨,60%粉、晶第一到站价在3900~4100/吨。国储钾肥投放市场后,供应偏紧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国内氯化钾市场价格也出现有了小幅回落,但依旧维持高位运行态势。 

硫酸钾: 

价格倒挂,交投不佳 

2022年一季度,国内硫酸钾市场最大的问题是需求太弱。受原料氯化钾价格高位及采购困难等因素影响,硫酸钾价格也随之拉涨。加工型硫酸钾方面,曼海姆型厂家在一季度面临着原料价格高、采购困难的局面,企业成本压力不断加大,价格倒挂现象持续,始终处于亏本的状态。因为原料成本高位,开工率的提升也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在价格高位形势下,下游接受程度不高,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交投氛围比较清淡,多数装置处于减产或者停工状态。据了解,2018年至2021年一季度,曼海姆硫酸钾厂家的开工率分别为66%58%64%77%。而2022年一季度的开工率一直维持在成以下,大大低于往年同期的开工率,市场供应总量处于低位。价格方面,50%粉曼海姆硫酸钾出厂价由1月初的4100/吨左右涨至3月底的5000/吨。 

资源型硫酸钾方面,新疆国投罗钾硫酸钾装置生产正常,厂内库存量较低,主供烟草投标价在4260元/吨,青海水盐体系硫酸钾50%粉到站价由1月份的3850元/吨涨至3月底的4700~4800元/吨。

后市: 

供应偏紧,价格难有下降 

总的来说,每年的一季度是春耕备肥的关键期。而在2022年一季度,在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下,国内钾肥价格始终处于货紧价扬的状态。由于前期价格高,加上市场可售货源有限,无论是下游厂家还是经销商,在钾肥采购方面都十分谨慎,前期储备量都不大。春节后,白俄罗斯钾肥被制裁,多地新冠肺炎疫情呈发散式暴发,物流运输遇阻,国内钾肥现货更为紧缺。随着春耕市场陆续开启,在钾肥持续拉涨的形势下,部分企业不得不在总含量不变的情况下,转产钾含量低的产品。 

对于国内钾肥后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内钾肥货源在短期内仍将比较紧俏,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或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态势。浙江大洋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去年四季度相比,2022年一季度国内钾肥行情呈现上涨的态势,达到近10年的最高价位。市场可售货源十分紧缺,特别是北方市场尤为突出。短期内,货源紧张仍将是国内钾肥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他说,目前国内钾肥市场主线还不清晰,国内外仍有诸多影响因素,如果盐湖价格不变,国内钾肥或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态势。 

后期需重点关注港口新到货源量、国储后期投放政策、国家保供力度,以及后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