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除草剂销量10年翻倍:草甘膦耐药性加剧,有效成分用量从15.75万吨增至32.97万吨
巴西的除草剂消费量在2010年至2020年的11年间增长超过一倍,这一现象揭示了一个悄然发生但规模巨大的问题:杂草对巴西农作物中主要使用的草甘膦的耐药性日益增强,同时缺乏可持续的替代方案,这迫使农业管理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巴西农业环境研究所(Embrapa Meio Ambiente)与戈亚斯州里奥维尔德大学(UniRV)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2010年至2020年间,除草剂有效成分的销售量从每年15.75万吨跃升至32.97万吨,增长了128%。
这一增长与该时期农业用地的扩张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仅为24%。该研究指出除草剂消费量的快速增长是草甘膦有效性降低以及由于缺乏更可持续的杂草控制替代方案(如生物基除草剂或生物除草剂)而大量使用化学解决方案的直接后果。
草甘膦效果降低,其他除草剂分子使用量飙升
2010年至2020年间,某些除草剂分子的使用量显著增长。其中,烯草酮增长了2672%;三氯吡氧乙酸增长了953%;氟吡禾灵增长了896%;双氯磺草胺增长了561%;丙炔氟草胺增长了531%。其他已经广泛使用的化合物也出现了显著增长:草铵膦增长了290%,2,4-滴增长了233%。
这些数据表明,尽管草甘膦在控制某些杂草种类方面失去了有效性,但农民仍在试图将化学控制作为唯一的解决方案来继续使用。
管理成本增加,环境风险增大
草甘膦耐药性是巴西农业面临的主要植物卫生挑战之一。目前,巴西已记录了20起草甘膦耐药性案例,涉及12种杂草(《国际除草剂耐药性杂草数据库》——Heap,2025),其中包括马唐草(Digitaria insularis)、小蓬草(Conyza spp.)、苋属植物(amaranthus spp.)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等。此外,令人担忧的是,耐草甘膦的玉米自生苗已开始侵扰连续种植的大豆作物。
这种日益复杂的杂草管理形势迫使生产者在喷雾器中添加其他除草剂以弥补草甘膦效率的降低,或者进行顺序除草剂施用,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环境风险。巴西农业研究所研究员指出,对草甘膦的耐药性并不意味着它不再重要,但它确实需要在大多数田间情况下补充其他除草剂。
从历史上看,有两个里程碑事件解释了草甘膦作为巴西杂草控制基础的巩固:一是20世纪90年代免耕系统的采用;二是2000年代开始推出的耐除草剂转基因品种。这简化了杂草管理,但也导致了同一种分子的反复使用,对目标物种产生了选择性压力。
此外,农村景观也经历了显著的社会变化。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和快速城市化减少了可用于人工除草的劳动力,从而促进了机械化和简单易用的化学投入品的使用。
在巴西农业环境研究所看来,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需要特定的公共政策,鼓励研究和创新,并为技术人员和农村生产者提供培训。杂草控制的未来需要向更平衡的方法转变,可持续的生产体系不能完全依赖化学工具。
科学家的建议
2020年收集的数据显示,除草剂约占巴西农药市场的59%。研究表明,这种依赖可能会在中长期危及生产的可持续性。Embrapa研究人员表示,其解决方案涉及多个方面:
增加对生物除草剂研发的投资。
投资物理杂草控制方法。
开发具有控释功能的纳米制剂,以减少剂量。
制定公共政策,鼓励购买和使用配备杂草检测传感器的喷雾器。在巴西农业中,部分已使用的机型可通过安装相关技术套件来实现功能升级,无需更换设备;但在一些情况下,更换喷雾器是必要的。
对技术人员和生产者进行综合管理培训,合理使用除草剂。
采用认证和奖励政策,奖励那些在作物种植中使用较少农药的农民。
通过这些措施,巴西有望逐步减少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推动农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