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植物免疫诱抗剂暨生物刺激剂抗逆增效发展交流会

作者: 2023/11/8 9:17:49
原材料价格动荡,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内卷农资行业正进入新周期,农资行业正进入拐弯处拐弯处就是思考处拐弯处也是布局处如何穿越新周期?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全球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恶化,农业生产面临着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双重危害,可持续、稳定、安全的粮食生产已迫在眉睫。目前全球都在利用生命科学解决绿色革命后农业的挑战,并积极探索在气候变化中增强作物可持续生产的方法。具有高活性
原材料价格动荡,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内卷

农资行业正进入新周期,
农资行业正进入拐弯处
拐弯处就是思考处
拐弯处也是布局处
如何穿越新周期?
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全球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恶化,农业生产面临着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双重危害,可持续、稳定、安全的粮食生产已迫在眉睫。目前全球都在利用生命科学解决绿色革命后农业的挑战,并积极探索在气候变化中增强作物可持续生产的方法。具有高活性的海洋生物提取物及植物提取物成为抗逆、抗病虫和增产作用新选择。随着氨基寡糖素、海藻多糖、VDAL植物免疫激活蛋白、几丁聚糖、香菇多糖、壳聚糖、毒氟磷、阿泰灵、S-诱抗素、赤霉酸等一批具有免疫诱抗活性的自主创制产品的问世,将生物刺激剂及植物免疫诱抗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未来,加快生物刺激剂及植物免疫诱抗剂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研发,推动作物健康为目标的全程免疫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为将生物刺激剂及植物免疫诱抗剂发展成为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型战略产业经研究决定在11月全国植保会前召开2023植物免疫诱抗剂抗逆增效暨生物刺激剂发展交流会。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山东省农资协会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协会
联合主办: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冠名单位:卫康集团·农圣生物技术公司
特别协办单位:浙江世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惠民中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金秋园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江苏汤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智慧支持:农资参考、农圣学校
媒体支持:农药市场信息、农资头条、一条农资、农资经销商、农资与市场、长三角农资信息、191农资人


会议主要内容

1.糖链植物免疫诱导剂的研发和应用

2.植物免疫诱抗剂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实践探索

3.植物诱抗剂氨基寡糖素在植物次生代谢中的应用

4.甲壳寡糖的抗逆、促生长作用机理研究

5.植物免疫诱抗剂创新生产技术及评价标准

6.植物免疫诱抗剂登记热点及发展,生物刺激剂登记热点及发展   

7.基于天然产物结构的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创制及应用

8.海藻提取物与生物刺激剂发展应用

9.植物免疫激活剂的创制与作用机制

10.海洋源生物刺激素在植物免疫诱抗上的应用研究

11.农艺措施、生态防控、物理防控和化学减量防控相结合的综合防控集成,实现“绿色防控为主、化学减量防控应急” 

12.研发高工效免疫诱抗剂使用技术,产生“重磅炸弹”的国际著名品种 

13.推进绿色免疫诱抗剂全程植保技术和体系建设,为以区域和作物健康为代表的重大病虫害防控提供全程免疫解决方案 

14.生物刺激剂推动农药发展

15.植物诱抗剂及生物刺激剂精准市场定位和集成应用 

16.植物诱抗剂特肥市场增效剂为定位的细分领域发展比如激活蛋白、ZNC、VDAL、肽(多肽、寡肽)、酶、5-ALA、聚谷氨酸、寡糖等均以不同形式(增效剂、叶面肥等)进入市场 

17.植物诱抗剂及生物刺激剂存在的问题: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市场问题、行业问题


会议拟邀请专家

王士奎: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院加工所科技创新团队首席,长期从事生物质多糖转化寡聚衍生物技术创新及应用研究工作。创制了海洋生物源农药--氨基寡糖素(OS),并完成“一步法生产氨基寡糖素”技术创新及升级,引领中国农药行业诱抗剂产业体系的形成。分别主持国家 863 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十三五” 重点研发专项子专题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明创制新型生物活性物质7个;产业化注册新产品5个;构建以碘及其衍生物为基础构建农作物专性寄生病害(病毒病及黄龙病等)绿色防控创新技术体系。
赵小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导,主要从事寡糖植物免疫调节剂制备技术、寡糖植物免疫调节剂应用技术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研究。研制的寡糖植物免疫诱导剂已产业化。
李鹏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化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甲壳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技术与应用研究工作,承担国家863计划有关甲壳质研究项目负责人并成功开发应用于农业。
范志金:南开大学教授,农药学博士生导师,天津市作物免疫调控创新团队负责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高端人才柔性特聘计划团队负责人;协助李正名院士创制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除草剂单嘧磺隆,自主创制植物免疫激活剂甲噻诱胺,自主发现杀菌剂潜在作用新靶标丙酮酸激酶,自主发现对蜜蜂安全的稠三环螺内酯抗植物病毒新先导及其交联外壳蛋白的抗病毒作用新机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5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各1项目。获天津市、江西省和四川省科技奖励5项、指导南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发表SCI责任作者论文100多篇,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0多件,美国发明专利授权3件。培养硕士研究生36名、博士研究生8名。
吴剑: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导,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省部级青年人才、贵州省“重点联系省管专家”等。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第43届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第九届农药专委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农业分会委员、《现代农药》副主编、《农药学学报》青年编委、国际期刊BMC Chemistry 编委。在国内外主要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0余次。参与出版专著及教材6部。
聚焦我国绿色农药缺乏原创性分子结构、清洁化生产技术短缺等科学问题和技术需求。开展基于天然产物、含氟杂环为主导的绿色农药的创制研究工作,发现10余个高活性先导及1个候选农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14项授权),其中“一种醚类化合物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应用(ZL 2018110941705)”的专利以1000万元转让给鹤壁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开发。迄今为止,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Green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and food Chemistry, Food and Energy Security等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优秀出版物一等奖、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贵州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贵州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巩志忠,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导,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3年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作物高效抗旱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基础” 首席科学家,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在Science、Cell、Plant Cell、PNAS等杂志发表80余篇论文。兼任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主编、Plant Physiology (2006- ) Monitoring Editor,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2013- )、Physiologia Plantarum (2006- )编委。
陈怀谷,研究员,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根茎部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旱作病害研究室主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要研究方向:小麦等旱田作物病害的发生规律研究;病原菌群体监测;病菌的致病机理分析;抗病品种的鉴定和筛选;杀菌剂高效使用技术研究。
孙作文:山东省农技中心植保部生防站站长。正高级农艺师。主要研究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害虫生态调控、天敌昆虫防治农作物害虫、授粉昆虫使用、生物菌剂防控病虫草、理化诱控以及科学用药等领域,近年来一直推动生态农田在农作物害虫防控的机制研究和生态农田建设,助力山东黄河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在病虫害统防统治体系建设、病虫害防控机制上不断探索创新。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42篇;主持或参与了12项省级课题,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山东省地方标准36项;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项;主编《参与式农民培训》、《果蔬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实践》、《中国蔬菜病虫害原色图解》、《中国果树病虫害原色图解》、《三氯杀螨醇替代及棉花红蜘蛛防控技术》等著作9部。
沈金儿: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任瑞欧科技农用化学品事业部技术负责人。10年来致力于中国农药,中国和欧盟肥料,中国消毒剂、欧盟韩国等地BPR系列法规的合规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研究,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熟悉理化、物质鉴定、人类毒理学、药效等专业知识,熟练应用于实际项目的指导和运营。
陈启明:青岛海大生物集团农科学院博士
孙成刚:农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袁家付:安徽农大毕业,从事农业技术推广20多年,擅长多作物实战管理。浙江世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刺激剂部产品总监。


会议时间、地点

1、时间:2023年11月16日报到,16日晚上生物刺激剂(植物免疫蛋白质)发展论坛,17日全天会议,17日晚上晚宴,18日早餐后会议结束。
生物刺激剂(植物免疫蛋白质)论坛
冠名单位: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内容:

植物免疫蛋白定义、种类、应用范围、应用开发

植物蛋白质结构解析及功能研究

植物免疫蛋白增产的应用

植物免疫蛋白在作物抗病、抗逆、增产的应用

植物免疫蛋白市场发展及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科技动力

植物免疫蛋白新产品、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解决方案
2、地点:湖南省长沙市湖南金融中心异国印象酒店(长沙市岳麓区观沙岭街道潇湘北路三段808号启迪协信商业中心4栋),乘车方式:高铁站:地铁4号线直达茶子山地铁站3号出口左手边直走300米处;火车站:地铁2号线坐到溁湾镇,换成4号线到茶子山地铁站3号出口左手边直走300米处;黄花机场:磁浮快线到磁浮高铁站下车,换乘地铁4号线直达茶子山地铁站3号出口左手边直走300米处。机场打车费用60+,高铁站打车费用40+。


参会对象

农药、药肥、特肥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副总、营销总监、采购经理、市场部经理、产品经理、技术经理及配套企业相关人员,经销商,电商企业。


会议费用

会务费1400元/人(二人及二人以上按团体或者11月10日前打款),其他情况160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餐费、会议费。打款时请注明会议费:名称:山东省农业生产资料协会,统一代码:51370000MJD602768H,开户行:青岛银行济南分行营业部,银行账号:812010200194381,行号:313451002016。
住宿统一安排,标间369/间/天,大床房369/天/间住宿费在酒店缴纳,费用自理因为会议是在全国植保会期间举办,酒店住宿紧张,11月18号会议结束后需要续住的请到酒店前台重新登记 


注意事项

参会代表需在1110号之前把参会回执表发至邮箱:sdsnzxh@163.com,因会议恰逢全国植保会期间,住宿紧张,请提前预订,会议不接受现场报名。 


会务联系

侯常青 15605316968

伟 18660113971

周怀磊 155086015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