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发布,浙江全面推进现代农资经营服务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全省形成1小时农资配送服务圈
到2025年,培育20个以上小而优、特而专的区域性农资骨干企业,打造若干研发实力、产业规模与带动能力居全国前列的农业综合服务商。
加快“智慧农资”平台迭代升级,依托供销社农资企业新建一批新型庄稼医院。
《意见》指出,将供销社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纳入全省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体系,统一名称、规范管理。
同时,要求供销部门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优化农资供给结构,加快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领农资行业转型升级。
力争经过5~10年发展,浙江省农资经营服务专业化体系化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农资仓储物流配送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批创新型农资″链长″企业发展壮大,与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需求相匹配的农资产业和供应链体系基本形成。
文件出台背景:农资经营服务面临新形势
当前农资经营服务面临新形势,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全球大宗商品和粮食价格持续剧烈波动和普遍上涨,全球农资供应链紧张和价格暴涨。
近年来我国对粮食安全工作高度重视,2020—2022年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资经营作出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做好化肥等农资生产储备调运,促进保供稳价″。去年和今年中央财政先后安排500亿元专项资金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以缓解因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负担,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目前,浙江省农资经营服务面临多重挑战,农业社会化专业化需求日趋旺盛等问题有待解决。因此,为推进现代农资经营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以供销合作社主导、龙头企业牵引、各类农资经营服务主体联合合作的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如何构建以供销合作社为主导的农资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
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意见》作出了明确要求:
针对缺乏肥料制造企业,资源控制力弱,产业链供应链存在安全隐患等情况,《意见》强调要向农资产业链前端延伸,建立健全″省级龙头企业—市县区域公司—基层门店″一体化的现代农资经营服务格局,加快构建现代农资物流体系,建立农资储备机制,维护农资市场秩序稳定,推进农资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
针对农资行业低、小、散、弱和同质化、低层次竞争等情况,《意见》提出通过培育区域服务型龙头企业、强化高素质人才支撑等,实现要素流动、资源集聚、优势互补。
针对农业劳动力日益缺乏、新型农业主体快速成长、农业社会化专业化需求日趋旺盛等情况,《意见》提出通过拓展农资经营服务内涵、创新农资科技服务供给、参与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数字农资建设等更好地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和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等情况,《意见》提出通过推进绿色农资普及化、标准化、农资门店规范化、农资废弃物回收体系化等,实现肥药减量、绿色高效、优品优价。
以下为《意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