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市肥企年报出炉,谁在逆境中强势崛起?
2024年,国内化肥行业在产能扩张、价格波动及政策调控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发展态势。
《中国农资》记者梳理了20家2024年化肥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发现,行业整体面临尿素产能过剩导致的利润挤压,磷肥凭借资源优势和产业链延伸实现稳健增长,而钾肥则受国际局势与碳酸锂价格暴跌拖累业绩大幅下滑。与此同时,头部企业通过差异化战略、产业链整合和技术创新,在逆周期中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1
氮肥
产能过剩倒逼行业升级
2024年,国内氮肥行业在产能持续扩张与价格持续低迷的双重压力下,企业业绩呈现明显分化。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尿素产能达6919万吨,同比增长196万吨,而尿素平均出厂价同比下跌14.6%,行业整体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深陷亏损,而具备成本优势、产业链延伸能力的龙头企业则通过产能优化、产品升级实现逆势增长。
在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湖北宜化、鲁西化工、中国心连心化肥等龙头企业却实现净利润大幅增长,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作为国内氮肥龙头企业,湖北宜化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69.64亿元,同比微降0.48%;实现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44.32%,主要得益于聚焦主业,通过回购控股子公司宜化肥业少数股东权益、投资建设磷铵项目、剥离低关联度资产、延伸布局氟化工产业等举措,持续提升主营核心产品产能的集中度,主营业务实现稳健高速增长。
鲁西化工实现营业收入297.63亿元,同比增长17.3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9亿元, 同比增长147.79%。其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及降本增效策略成效显著。
心连心2024年营收231.28亿元,同比下降约1%;归母净利润为14.59亿元,同比增长23%。公司表示,通过拓展营销渠道、延伸供应链,有效带动尿素、甲醇、DMF等产品销量提升,保证了核心产品业绩稳定增长。其凭借低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产品(如车用尿素、腐植酸肥料)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而阳煤化工2024年营收108.95亿元,同比下滑20.01%,归母净利润亏损6.81亿元,同比增长50.15%。公司表示,营收下滑主要受化工行业景气度下行、产品价格波动以及子公司平原化工关停的影响。随着潞安化工入主成为控股股东,其资源整合能力有望为阳煤化工注入新动能。
泸天化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50.69亿元,同比下降21.02%;归母净利润为7625.74万元,同比下降49.17%。泸天化管理层表示,将继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以适应行业的发展趋势。
2
磷复肥
资源整合加速 单一业务承压
2024年,磷复肥行业在资源整合与新能源转型的双轮驱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据行业数据显示,在磷矿石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背景下,具有磷矿资源优势和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的企业表现尤为突出。
川发龙蟒展现出全产业链发展的竞争优势,实现营业收入81.78亿元,同比增长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3亿元,同比增长28.62%。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硫—磷—钛—铁—锂—钙”多资源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善。总体来看,公司的业务在全年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和较好的盈利水平。
云天化公告显示,2024年,实现营收615.37亿元,同比减少10.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33亿元,同比增长17.93%。公司进一步聚焦主业,持续发挥“矿化一体”和全产业链运营优势,始终坚持“满负荷、快周转、低库存、防风险”的运营策略,化肥、聚甲醛、饲钙等主要产品继续保持较好盈利。
兴发集团凭借资源优势实现稳健增长。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283.96亿元,同比上涨0.41%;归母净利润16.01亿元,同比上涨14.33%。兴发集团表示,磷矿石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利好公司业绩增长。
六国化工在转型中实现提质增效,2024年营业收入为62.5亿元,同比下降9.8%;归母净利润为2518万元,同比上升10.7%。公司通过实施“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重点发展农资农业与生物工程一体化、电子化学品等新业务板块,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新洋丰以435.71万吨的销量蝉联行业第一,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63亿元,同比增长3.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5亿元,同比增长8.99%,盈利稳定增长,业绩持续向好。
史丹利称,2024年年度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63亿元,同比增长2.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6亿元,同比增长17.89%。公司通过不断拓展市场,核心市场数量增多,“万吨县”从6个增加至32个,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芭田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3.13亿元,同比增长2.15%,归母净利润达4.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7.67%。芭田股份表示,2024年,磷矿石产品营收放量、利润提升,是公司盈利能力跨越式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
云图控股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03.81亿元,同比下降6.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4亿元,同比下降9.8%。年报显示,2024年,纯碱市场低迷,价格维持低位震荡,导致云图控股纯碱产品收入和毛利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同时,随着行业逐渐回归正常区间,销售均价同比小幅下滑,公司黄磷产品收入和毛利有所回落。
2024年,金正大实现扭亏为盈,营业总收入83.28亿元,同比下降2.58%;归母净利润5968.53万元,同比增长106.15%。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常规复合肥、新型肥料、磷肥以及土壤调理剂等土壤所需全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为种植户提供相关的种植业解决方案服务。
整体来看,2024年磷复肥行业发展呈现三大特征:一是产业链一体化企业优势凸显,二是新能源材料转型初见成效,三是复合肥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展望未来,具备资源、技术和产业链优势的企业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而业务单一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转型压力。行业将加速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
3
钾肥
在震荡中寻找新平衡
2024年,钾肥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波动与变迁。从年初的低迷到春季的回暖,再到下半年的震荡盘整,市场走势不仅反映了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更凸显了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政策环境调整以及市场情绪与预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盐湖股份、藏格矿业和亚钾国际三大龙头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反映出行业整体面临的经营压力。
作为行业龙头,盐湖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1.34亿元,同比下降29.86%;归母净利润46.63亿元,同比下降41.07%。业绩下滑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氯化钾业务,销售疲软,量价齐跌;碳酸锂业务,产能增加,但难抵价格雪崩。
藏格矿业同样面临业绩压力,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51亿元,同比下降37.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8亿元,同比下降24.56%。面对市场挑战,公司积极调整策略:在氯化钾业务方面及时调整生产销售策略;在碳酸锂业务方面通过降低原材料耗用,保持了较高的毛利水平。
亚钾国际2024年营业收入35.48亿元,同比下降8.97%;归母净利润9.50亿元,同比下降23.05%。面对钾肥价格波动、老挝关税上调等压力,公司调整策略推进项目,经营指标改善。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杆企业,创新“钾+非钾”协同模式,保障国内钾肥安全,既保障了我国钾肥供应安全,又促进了中老合作,获得了当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2024年是中国钾肥行业充满挑战的一年,主要企业业绩普遍下滑。然而,随着国际市场价格趋稳和企业经营策略调整,行业正在逐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未来,加强技术创新、深化国际合作、优化产品结构将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方向。
4
流通
创新服务模式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农资行业在价格波动、需求变化等多重挑战下呈现差异化发展。记者分析的3家农资流通上市企业数据中,浙农股份凭借龙头优势实现营收、净利双增,辉隆股份虽营收下滑但利润大幅提升,而天禾股份则受行业环境影响业绩承压。
浙农股份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形势和跌宕起伏的市场环境,浙农股份以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发展步调,稳固了企业经营基本盘。作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流通龙头企业,浙农股份以全球资源和创新科技服务中国现代农业为使命,以“中国一流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为愿景,在乡村全面振兴、粮食安全、绿色发展等领域交出亮眼答卷。
辉隆股份2024年年报显示,受国际市场行情走势、进出口政策、增值税政策以及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市场消费需求影响,公司经营的主要品种价格随之波动,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2024年,天禾股份称,公司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积极拓展,服务面积突破550万亩,体现出其在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