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不遇、空秆、多穗,今年玉米为啥这么多事?

作者:种业商务网 2022/9/13 15:16:53
近日,针对今年玉米生产人们反映强烈的花期不遇、空秆、多穗等结实不良热点难点问题,燕赵农村报“冀农融媒直播”邀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杨利华研究员作客直播间,详细分析相关问题发生原因及解决措施。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掌握情况,我们将有关内容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一、花期不遇玉米抽雄散粉与雌穗吐丝期严重不一致的情况,雄穗抽穗散粉早,雌穗吐丝晚,有的还比较晚,雌穗吐丝时,雄穗散粉已经到了后期,花粉少

近日,针对今年玉米生产人们反映强烈的花期不遇、空秆、多穗等结实不良热点难点问题,燕赵农村报“冀农融媒直播”邀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杨利华研究员作客直播间,详细分析相关问题发生原因及解决措施。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掌握情况,我们将有关内容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花期不遇

图片

玉米抽雄散粉与雌穗吐丝期严重不一致的情况,雄穗抽穗散粉早,雌穗吐丝晚,有的还比较晚,雌穗吐丝时,雄穗散粉已经到了后期,花粉少,有可能会造成雌穗不育,缺粒、缺行、秃尖。比较典型的情况是果穗向地侧不结粒,原因就是先吐花丝后散粉,且上面的花丝覆盖着向地侧的花丝,使其不能正常授粉。

图片

原因分析:

1.自身花期不遇:有的品种自身花期不协调或抽雄前已吐丝或散粉即将结束时才吐丝致使结实率差。有的是南北引种,由于光照和温度相差较大,一些光温反映敏感的品种会出现自身花期不遇的现象,导致果穗结实不满。

2.温、湿度原因:玉米开花最适宜的温度为22℃,26℃,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90%。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小于60%时,开花的小花数量明显减少:温度高于38℃时一般情况下雄穗开花困难。另一个情况是散粉期间温度高、相对湿度低,花粉丧失了生命力,只有少量花丝授粉,因而出现缺粒现象。抽雄前干旱使果穗顶部小花发育不良,雌穗吐丝推迟;抽雄后干旱缺水,雌穗吐丝也会推迟,从而雄穗开花与雌穗吐丝的间隔时间相对延长,造成花期不遇,影响授粉:

3.密度过大:高密度栽培,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导致群体质量降低,个体发育不良,雌穗分化受阻。

4.营养失调:肥力不够,营养缺乏,满足不了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导致植株发育不良,物质积累减少,雌穗吐丝相对推迟,致使花期不协调,失去授粉机会,形成果穗缺粒:氮、磷、钾营养配比不当,出现花丝败育,形成秃顶。有的是因为生育后期养分、水分不足,顶部花丝吐出晚、雌花退化、柱头变态、花丝叠压,也会形成缺粒。

预防建议:

1.要选用推荐稳妥良种 :建议农民朋友选用上年或前两年种植过且表现较好的品种,不要盲目追求品种的新颖性,对新品种先试种后再扩大应用。

2.要适期播种: 播种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播种过早则出苗期长,出苗率低,幼苗弱,甚至因低温冷害而死苗,不利于苗齐苗壮,进而影响群体整齐度,使群体吐丝期持续时间变长,以至于晚吐丝的植株接受不到花粉而形成“稀癞子”或空穗;播种偏晚,温度较高,出苗和幼苗生长虽快,但雌雄穗分化时间变短,植株较早地进入性成熟期,易形成小穗,穗粒数减少,灌浆期易遭受高温逼熟,千粒重降低,也会影响产量。

二、雌穗多穗

图片

玉米多穗是玉米生产当中常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常常导致玉米果穗小、产量低,而且果穗结籽稀少。玉米植株的这种多穗现象一般可以分为手指穗、单秆多穗以及多秆多穗三种。

图片

原因分析:

1.不同品种的遗传因素:不同品种腋芽发育进程不同,有的品种在适宜条件下多个腋芽同步分化发育易形成多穗,有的品种则第一腋芽分化发育优势明显,从而抑制了下一节果穗发育进程,不会形成多穗。

2.雄花序生长受阻,促进雌穗发育:顶端雄花序形成时遭受短期的水分不足,引起5-7节上腋芽发育形成23个成熟的雌性花序,导致多穗的形成。

3.碳氮代谢不协调:拔节后玉米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期,茎叶生长量大,雌雄穗分化形成,干物质积累较快,如果土壤肥力较高、水肥过多,会造成碳、氮代谢不协调,过多的营养物质会促使多个雌穗花序发育成熟而形成多穗。

4.种植不合理:密度过大,叶片相互遮阴,花粉不易落到雌穗上,无法正常受精结实,加之适宜的环境条件,促使下一雌穗发育成熟,形成多穗。

5.环境条件不适宜:在抽雄开花期,如果遇到阴雨寡照天气,雄穗不散粉或即使散粉但由于雌穗花丝有雨水而导致花粉粒吸水膨胀破裂死亡,无法受精,导致空穗无籽,过剩的营养物质又重新分配到下一节果穗,从而导致多穗发生。


预防建议:

1.科学选择优良品种:玉米品种的选择要科学客观、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追求新颖、奇特,除要选用适合当地气候环境和市场消费习惯的品种,还应注意选用适应性广和抗逆性强的优质早中熟品种,避免玉米多穗的发生。如果在生产当中使用了某些本身就有多穗特征的品种,应在吐丝期及早人工去除无效穗,可提高产量和商品率。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地表下1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作为适宜播种期:抢早抢墒播种,做到一播全苗,抽雄散粉期错过高温多雨季节,避开连阴雨和高温干旱等不良天气。合理密植有利于通风透气,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个体充分发育,降低多穗的发生。

3.及早掰除多余雌穗,适时人工辅助授粉:在玉米抽穗吐丝期,若发现多穗株,为避免养分分散和消耗,要及时掰除下部的果穗,保留上部1~2穗,以集中养分培育大穗,增加产量。注意掰除小穗时切勿损伤茎秆和叶片。在开花授粉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有效提高结籽率,减少异常抽穗,增加产量。一般在9:00~10:00,人工用竹竿或者绳子拉动植株上部,可增加授粉量。

三、空秆

图片

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玉米花期遭遇阴雨连绵天气,某些玉米品种的空秆率竟高达50%~60%,致使玉米大幅度减产。

图片

原因分析:

1.玉米品种:造成玉米空杆的原因有很多,玉米品种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有的玉米品种抗空杆能力高,出现空杆的概率就小,有的玉米品种抗空杆能力低,出现空杆的概率就高。空杆严重的话,对玉米产量影响极大,可能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间。

2.气相因素:高温、干旱、多雨、低光照等气相因素均会增加玉米空杆率。生长期间干旱造成了小苗率高,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株矮秆细,难以正常结穗,空秆率增高。高温、多雨、低光照,在玉米抽雄、吐丝期间出现的高温、多雨、低光照天气会影响玉米授粉,降低结实率,形成空杆。

3.田间管理粗放:因粗放管理,造成植株体内营养元素配合比例失调,特别是氮多磷少和缺硼时,果穗分化速度迟缓,开花延迟,造成空秆多。另外因粗放管理,植株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供应失调,满足不了果穗分化期间的要求,以致植株矮小细弱,叶色发黄,雌穗分化发育受阻,空秆率就增加。因粗放管理病虫为害严重,影响果穗发育,都能造成空秆。

4.种植密度不合理:密度过大,植株大小不整齐时,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植株光合作用减弱,影响同化养分的供应,使果穗不能发育或不能吐丝,也容易形成空秆。

预防建议:

1.选用优良品种,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高抗优良品种。在遇到因种子问题出现空杆时,要注意收集和固定证据。

2.合理密植,不同品种有不同的适宜种植密度,根据不同株形选择不同的种植密度,合理密度能有利通风透光,雄穗散粉,雌穗授粉。在生产中应重点推广宽窄行种植模式,这种模式田间通风透光性较好,光能利用率较高,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增加果穗营养,促进果穗分化,从而达到穗多、棒大、丰产。

3.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要合理施用肥料,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实现有机无机肥相结合。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大,化肥投放量也在增多,要深施肥,增施钾肥,氮肥后移。在玉米苗期,加强管理,控大苗,促小苗,消灭三类苗,使玉米群体生长健壮、整齐。在开花授粉期如遇阴雨连绵气候,要设法人工辅助授粉。

二是玉米生长前期(玉米苗6~10叶期)注意蹲苗,降低株高,提高玉米植株抗倒伏性。玉米生长后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隔行去雄,去掉无效株,增加田间通风透光能力。

三是注意防治病虫害,在玉米中后期要及时搞好大、小斑病、纹枯病、玉米螟、蚜虫等病虫的综合防治。

四是加强田间排灌管理。在冬早玉米生产中,拔节到抽穗期过分干旱,是及时灌水;夏玉米要注意排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