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谨防以“订单农业”为名推销假劣农药
2025/9/20 9:32:01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日前通报五起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害农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一起借回收柑橘名义推销国家禁用农药案。农户李某在其种植的30余亩柑橘园中,轻信收购商刘某虚假宣传,将刘某提供的无任何包装标识的灰色粉剂兑水施用于即将挂果的柑橘树。刘某宣称该粉剂具有促使柑橘提前成熟上市、增加甜度的效果,并承诺对使用该粉剂的柑橘提高收购单价0.1-0.2元/斤。经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抽样检测,该灰色粉剂样品砷含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日前通报五起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害农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一起借回收柑橘名义推销国家禁用农药案。
农户李某在其种植的30余亩柑橘园中,轻信收购商刘某虚假宣传,将刘某提供的无任何包装标识的灰色粉剂兑水施用于即将挂果的柑橘树。刘某宣称该粉剂具有促使柑橘提前成熟上市、增加甜度的效果,并承诺对使用该粉剂的柑橘提高收购单价0.1-0.2元/斤。经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抽样检测,该灰色粉剂样品砷含量高达39794.3 mg/kg;成熟柑橘样品检出砷含量。
依据《农药管理条例》第二条,该灰色粉剂属于农药管理范畴;依据原农业部公告第199号,砷类农药为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农户李某在柑橘种植中违法使用含有高浓度砷的禁用农药,其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规定。
专家指出,该案是以“订单农业”为名,唆使农户违法使用禁用农药以牟取暴利的典型案例。国家明令禁止在果树上使用的农药(如砷类),其危害性已被科学证实。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需生产者守法自律。农户应坚持科学种植,依靠正规农技指导和合格投入品提升品质与产量;对来源不明、无标识、夸大功效(如“催熟增甜”)的“神秘药剂”必须高度警惕,切勿轻信收购商等非专业人士的虚假承诺;清晰认知并严格遵守农药使用禁令,任何“特效”宣传均不能成为违法使用禁用高毒农药的理由,否则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