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高端对话论坛|全球特肥巨头齐聚中国:解码技术赋能与本土化战略新图景
在2025国际特种肥料发展大会的高端对话论坛上,来自波兰、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的农资领军企业,与中国本土创新力量同台,勾勒出一幅全球特肥行业的全景图。
主持嘉宾:
农资与市场传媒 冯岩
对话嘉宾:
波兰普瓦维氮化学公司工程师高级专家Monika 博士
波兰Microlife 集团公司董事会主席Jerzy Kurk
澳大利亚埃尔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卢 森博士
普罗蒂欧(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云和博士
鲍利葛生物化工(上海)有限公司植物营养中国区负责人 顾长一
缔马农业中国区销售总监 董书博
波兰JWRolnictwo 公司副总经理 孙 昊
我们是一家什么样的国际特肥企业?
Monika 博士:波兰普瓦维氮化学公司是波兰及中东欧重要化工企业,专注氮肥等生产,产品出口多地。
Jerzy Kurk :波兰Micro life专注农业植物科技,业务涉植物等领域,产品分营养、保护、支持三类,如 Biopuls 系列、Domino、Calibre 等产品,各有特定功能和应用场景。
卢森博士:埃尔夫专注液体肥料,在澳研发超40年,产品覆盖多种营养,进入中国18年。
赵云和博士:普罗蒂欧产品、技术融合紧密,围绕三酸一碱一微生物的全面产品线。
顾长一:鲍利葛主营木质素的企业,产品应用多行业,1995年进入中国。
董书博:缔马农业农业板块占比高,缓释肥等全球领先。
孙 昊:波兰JWRolnictwo 主营白羽鸡养殖,白羽鸡养殖废弃物转化为高附加值有机肥。
我们的核心聚焦品类与技术优势是什么?
Monika 博士:以尿素、硝酸铵等产品占据全球市场,但其战略已从“单一化肥出口”转向“氮基全产业链开发”,通过液氮、复合肥等多元化产品适配中国农业需求。
Jerzy Kurk :波兰Microlife集团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推出Biopuls系列叶面肥、Domino土壤修复剂等产品,瞄准家庭园艺与生态农业赛道,其“植物营养-土壤改良-植保”三位一体模式引发关注。
卢森博士:深耕液体肥料40年,核心产品为全元素十二元素液体肥料,核心技术包括生化螯合技术解决元素吸收拮抗问题、NDS 作物吸收技术促进二次营养快速吸收、精准营养元素配方满足作物需求,其产品在大田和经济作物领域广泛应用。
赵云和博士:“三酸一碱一微生物”产品矩阵,核心产品为氨基酸,优势在于含量高、含多种元素、产品差异化高。本人更是推动了中国农用氨基酸税率改革,改变了农用氨基酸产品在中国海关的税号,采用农业品氨基酸税率。
顾长一:是全球最大的商业木质素生产商,拥有全球规模大、工艺先进的五家生物精炼工厂,原料利用率达 94%,产品杂质少;全球有三处研发中心、100 多人研发团队,每年 16% 销售额来自新产品。
董书博:全球有 32 个基地,中国市场深耕土尔特产品和功能复合肥。土尔特产品原料来自布列塔尼海域独家开采的珊瑚礁和红枣钙化堆积物,物理性能优;技术上,拥有法国国家级研发中心,与 250 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集团有 58 项发明专利,产品保障土壤肥力,注重可持续农业,研发投入大。
孙 昊:以企业自身产出的废弃物为原材料,能从源头严格控制原材料品质和杂质处理,认为优质原材料与工艺是生产好产品的关键。
我们在亚太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推广应用是怎么样?
Monika 博士:公司计划通过“双向合作”布局中国市场。
引进来——引入海外先进技术与产品;
走出去——与中国企业在原料供应、技术升级等领域深度协同,推动技术共享与双向赋能,与中国“双循环”战略高度契合。
Jerzy Kurk :首次来到中国,呼吁中国企业赴欧洲交流,计划与中国农大、农业部推进“中欧企业互访计划”,搭建技术、市场合作桥梁。
卢森博士:进入中国18年,深耕中国市场,通过植保会、CAC展会等建立品牌,未来将持续引入澳洲优势产品,联合数百家核心合作伙伴推动增产增收。
赵云和博士:普罗蒂欧以技术为核心战略,拟将欧洲前瞻性产品(如免疫优化技术)引入中国,并推动技术双向赋能,强化“双循环”布局。企业要具备技术引领、服务深化、前瞻性产品三大竞争力,布局未来十年农业需求。
顾长一:中国区采用 To B 模式,以木质素为核心;未来会加强生态增值肥料的投入,尤其是结合单宁酸等的产品;
投入十几亿元控股四家生物化工企业,未来也会引入一些生物基产品。未来,鲍利葛会持续为中国市场提供优质高效的升级产品。
董书博:第一,目前在寻找国内有资源优势的企业合作,实现“经验+资源”互补。第二,计划在中国建厂投产,以“市场成功即投产”策略贴近需求,推动高质量产品本土化供应(如智能IoT合作项目)。
孙 昊:公司目前还是以波兰市场和欧洲市场为主,借这个平台想表达一个观点,大家可以通过农资与市场平台加强合作,跨界联动,推动技术共享、市场共拓。
“未来农业的竞争,不是肥料与肥料的竞争,而是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竞争。”
“在中国,速度就是战略。本土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这场汇聚全球智慧的高端对话,不仅展现了特肥行业的技术纵深与商业想象力,大家都在说一个话题:技术为核、本土深耕、双向循环、生态转型。
更揭示了一个真理:在农业这个最古老的产业里,唯有将全球创新基因深植本土土壤,才能收获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