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市场“暗流涌动”,谁是最终赢家?

作者:中国农资传媒 内容团队 2025/7/22 16:00:58
2025年上半年,磷肥市场在原料成本波动与供需格局调整双重作用下,呈现出“先抑后扬”的特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但在保供稳价政策下,磷肥价格上调幅度有限。市场整体交投气氛偏弱,面临重重困难。硫磺领涨 成本支撑偏强2025年上半年,硫磺价格波动成为磷肥成本上行的核心驱动因素,而磷矿稳定供应则为一铵和二铵提供了底部支撑,合成氨则对二铵成本形成阶段性扰动。硫磺市场的波

2025年上半年,磷肥市场在原料成本波动与供需格局调整双重作用下,呈现出“先抑后扬”的特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但在保供稳价政策下,磷肥价格上调幅度有限。市场整体交投气氛偏弱,面临重重困难。

图片


 硫磺领涨  成本支撑偏强 

图片


2025年上半年,硫磺价格波动成为磷肥成本上行的核心驱动因素,而磷矿稳定供应则为一铵和二铵提供了底部支撑,合成氨则对二铵成本形成阶段性扰动。


硫磺市场的波动堪称上半年最显著的成本变量。港口硫磺价格在1—6月份演绎了“先扬后抑”的走势,最高价与最低价差达400~500元/吨,港口市场均价涨幅约25%。具体来看,2月份港口货源紧张叠加下游刚需补库,推动价格连续走高,涨幅达8%~10%;3月份中东地缘冲突导致国际硫磺价格飙升,进口成本抬升进一步推高国内港口价格;直至6月份地缘风险缓和后,价格才快速回调10%~12%,但整体仍维持高位。


2025年上半年,磷矿行情相对稳定,国内磷矿石价格始终维持在1000~1100元/吨。供应端,国产矿产叠加进口矿补充,市场未现明显缺口。需求端,磷肥企业按需采购为主,进一步抑制价格波动。磷矿石稳定表现为磷肥价格提供了关键底部支撑,尤其对二铵而言,价格稳定有效缓解了成本压力。


合成氨市场的区域性供需失衡则成为二铵成本的另一变量。上半年合成氨价格波动幅度在10%~15%,最高价差300元/吨,呈现出“北跌南涨”特征。1月份北方气头企业因天然气供应充足减产力度有限,导致局部供应过剩,价格下跌5%~8%。南方市场因煤头企业成本高企,叠加春耕备肥需求启动,价格逆势上涨3%~5%。这种区域分化对二铵成本影响更为直接。


 供需博弈  行情趋理性 

图片


2025年上半年,一铵因工业需求替代与供应过剩承压,二铵则因出口增量与春耕刚需相对稳定,供需错配成为价格分化的关键因素。


从供应端看,磷酸一铵上半年平均开工负荷56.27%,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产量412万吨,减产节点集中于1月份和4月份。其中,1月份湖北、河南等地企业因亏损停产,4月份春耕收尾后,企业集中检修,供应量进一步缩减15%。相比之下,磷酸二铵供应端呈现“出口驱动型”增长,上半年平均开工负荷64%,同比上涨2.11个百分点,产量672万吨,增产动力主要来自2月份出口订单增加及3月份装置检修结束后的供应恢复。


农需方面,春耕期间二铵需求集中释放,华北、华东地区基层采购量同比增12%,推动价格短暂上涨近50元/吨;但4月份后需求转淡,价格随之下跌。工需方面,高塔复合肥新增产能投产对一铵需求形成显著替代效应。由于高塔复合肥更倾向于使用尿素等氮肥原料,导致一铵供大于求矛盾持续发酵。此外,下游复合肥企业整体开工率不足,复合肥需求后移,进一步抑制了对一铵的采购需求。


供需博弈最激烈节点在3月份春季备肥期。此时,二铵供应端开工率提升至68%,而需求端农业补库与工业复合肥生产叠加,推动价格短暂涨至4200元/吨左右。但在国家保供稳价政策引导下,二铵企业报价下调近10%,价格稳定在3950元/吨。


可见,2025年上半年,政策的精准实施既保障了国内农业用肥需求,又避免了价格过度波动。


 多因影响  市场窄幅震荡 

图片


展望2025年下半年,磷肥市场或将延续“成本支撑强、供需博弈稳、政策调控严”的特征,行情走势将在稳中小幅震荡。


成本端,硫磺或成最大变量。三季度为传统需求旺季,叠加国际油价上涨推高海运费,预计港口硫磺价格将突破4500元/吨;磷矿石因环保政策趋严,如云南、湖北矿山限产及新能源磷酸铁锂需求增长,价格或小幅上涨;合成氨因供需关系缓和,价格波动幅度收窄。


供应端,一铵将继续面临去产能压力,预计下半年产量450万吨,供大于求矛盾仍存,企业开工率或维持在55%~60%;二铵则以“保供”为主,国内供应量或达700万吨,出口量控制在200万吨以内。需求端,秋季备肥将对二铵形成一定需求支撑,二铵价格有望小幅上涨;而一铵因下游复合肥企业开工率不足,需求或难以形成有效支撑,价格将稳中偏弱震荡为主。


政策端,“保供稳价”与“出口调控”仍将是主基调,磷肥价格涨幅有限,出口政策可能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四季度出口配额收紧的概率比较大。


总体而言,磷肥市场已进入“高成本、低波动、强政策”的新常态。2025年下半年,对于一铵而言,需关注下游复合肥企业开工率的恢复情况。对于二铵而言,则需警惕出口政策调整及国际硫磺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