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苯醚酰胺是由华中师范大学采用“药效团连接碎片虚拟筛选”方法创制的吡唑酰胺类新杀菌剂,开发代号Y13149。其IUPAC名称:2′-[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苯胺;CAS登录号:1676101-39-5;分子式:C19H13ClF5N3O2;相对分子质量:445.77。其结构式如图1。图1 氟苯醚酰胺的结构式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属
氟苯醚酰胺是由华中师范大学采用“药效团连接碎片虚拟筛选”方法创制的吡唑酰胺类新杀菌剂,开发代号Y13149。其IUPAC名称:2′-[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苯胺;CAS登录号:1676101-39-5;分子式:C19H13ClF5N3O2;相对分子质量:445.77。其结构式如图1。
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属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内吸传导性良好,耐雨水冲刷,与常规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氟苯醚酰胺防治谱广,具有内吸传导性,对水稻纹枯病和黄瓜白粉病防效卓越,同时对小麦白粉病、大豆锈病、玉米锈病、小麦叶枯病、马铃薯晚疫病、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灰霉病等有效。1、与甲磺酰菌唑或丁香菌酯混配可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其增效作用明显,用量少,可延缓抗性产生;
2、与春雷霉素混配可用于防治果树腐烂病、斑点落叶病、稻瘟病、大豆根腐病、瓜类枯萎病、棉花黄萎病等多种果蔬大田作物及药材林木病害;3、与氨基寡糖素混配适用于防治晚疫病、霜霉病等病害;4、与啶菌恶唑、唑嘧菌胺、Florylpicoxamid、甲基硫菌灵、咪鲜胺之一混配可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的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稻瘟病、瓜果蔬菜炭疽病或叶斑病等;另外,氟苯醚酰胺还可与戊菌唑、腈菌唑、氟菌唑、多菌灵、氟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氟噻唑吡乙酮、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多种成分混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