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卤族元素的烟碱类——呋虫胺
呋虫胺是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由日本三井化学发现,于2002年在日本上市,2005年进入韩国和美国,2008年在欧盟上市。呋虫胺2011年全球销售额就达到了1.1亿美元,并以年均17%的速度快速增长,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014年呋虫胺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既然说到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我们就来首先梳理一下烟碱类杀虫剂的分类。 第一代烟碱类产品:吡虫啉(1991年拜耳)、烯啶虫胺(1995年武田)、啶虫脒(1996年日本曹达)、噻虫啉(2000年拜耳)。主要中间体为2-氯-5-氯甲基吡啶,属于氯代吡啶基。 第二代烟碱类产品:噻虫嗪(1998年诺华)、噻虫胺(2002年拜耳、武田)。主要中间体为2-氯-5-氯甲基噻唑,属于氯代噻唑基。 第三代烟碱类产品:呋虫胺(2002年日本三井),四氢呋喃基取代了氯代基,并不含卤族元素。 烟碱类杀虫机理是作用于昆虫神经传递系统,使其异常兴奋,麻痹死亡,同时具有触杀、胃毒作用。与传统的烟碱类相比,呋虫胺不含卤族元素,其水溶性更强,这意味着呋虫胺更容易被吸收;且对蜜蜂的经口毒性只有噻虫嗪的1/4.6,接触毒性是噻虫嗪的一半。 吡蚜酮有非常好的内吸传导效果,而呋虫胺的速效性是该产品的明显优势,二者作用机理不同,搭配使用,死虫快,且持效期长。 这个配方是蚜虫、蓟马、粉虱三种小虫的克星配方,近几年从各地的推广使用和用户反馈来看,效果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吡丙醚属于高效杀卵剂,而呋虫胺只对成虫有效,二者搭配,虫卵皆杀,这个配方属于绝对的黄金搭档。 这个配方能够大大提高杀虫效果,菊酯类农药本身就是广谱性杀虫剂,二者搭配,可以降低抗药性的产生速度,而且还能够兼治跳甲,属于近年来厂家广泛推广的配方。 国内呋虫胺工厂的设计产能约在每年1500吨左右,其中荆门金贤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能500吨/年)、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产能500吨/年)和江西汇和化工有限公司(产能500吨/年),目前国内每年呋虫胺实际产量约在600吨左右,参考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目前市场价格在18万,实物98%。 呋虫胺原药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于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